[(導語)]
其實,有很多國家因為處于地震多發(fā)地帶,比如日本,在那里,防震避險是一種生活常態(tài),汶川地震發(fā)生后,經(jīng)歷過地震的觀眾朋友還積極的跟今晚播報聯(lián)系,希望把他們的逃生經(jīng)驗告訴更多的人。今天,中國海洋大學的日本留學生本多進一郎就向我們講述了日本市民應對地震的做法。
編后:謝謝這位日本朋友生動的講解,希望觀眾朋友能夠記住這些逃生避險的知識,以防萬一。
[(正文)]
上午九點,記者在中國海洋大學的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見到了正在上中文課的日本留學生本多進一郎。進一郎今年25歲,來自日本九州大分縣。日本是一個地震發(fā)生頻繁的國家,進一郎就親身經(jīng)歷過兩次地震,在日本,學生們從小學就開始接受震后逃生自救的訓練,老師們還專門編了便于學生記憶的逃生口訣。
[(同期聲)] 本多進一郎 中國海洋大學日本留學生
(1228老師們教我們 噢 哈 嘻 噢就是不要推壓 不要推別人 如果推別人 別人容易受傷 哈就是跑的意思 不要亂跑 如果著急亂跑的話 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嘻就是不要說話 如果張開嘴的話 (地震后)出來的瓦斯氣體 不好的氣體會吸入體內(nèi) 所以要擋著嘴跑出去)
[(正文)]
進一郎還專門為我們做了地震自救演示。如果是晚上睡覺時發(fā)生地震,不要慌亂向外跑,要迅速在堅固的床、桌子等家具下面就近避險,也可以躲進墻角、廁所、儲藏室等狹小、支撐力強的角落等待。地震波過去后,要迅速尋找柔軟的物體遮住頭部,延墻角方向向外跑。如果遇到震后起火產(chǎn)生大量煙霧,盡量能夠打濕衣物捂住口鼻。順著樓梯跑向運動場等開闊的地帶,一定不要乘坐電梯,以防被卡在里面。
如果在教室或者辦公室學習工作時發(fā)生地震,要迅速抱頭閉眼躲到課桌下,雙手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地震平息后,注意保護頭部,捂住口鼻,在老師的指引下,有秩序的撤到室外開闊地帶。同時還要盡力幫助同伴安全脫險。
來源:今晚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