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學生本人要有主見,有非常明確的學習目標。
美國的大學學習就像吃自助餐,你付好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喜好來選擇想學的課程,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課程量就可以畢業(yè)。在選課上的空間和自由度比國內(nèi)的學校要大很多,這樣的好處是使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權(quán),也使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去學習。而對于中國的學生(尤其是去讀本科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非常大的轉(zhuǎn)變,甚至會不習慣。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很容易迷失在其中,自己也覺得很茫然。
其次,要看學生本人是不是個性比較成熟、自律,有較強的能動性。
美國的學校氣氛比較自由、寬松。學生學習完全靠自己主動,而且學習的任務并不輕,需要有很好的自律能力,有效地利用時間。
再次,要有開放、寬容的心態(tài)、較好的溝通能力并且喜歡與人交流。
美國人一般都比較友好,但很少會主動走出自己的圈子去和國際學生交朋友,等著別人來和自己溝通的想法不太現(xiàn)實。如果不能自己走出去,那你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非常單調(diào),會失去很多大學生活應有的樂趣。另外,無論是課堂上還是生活中,他們都非常鼓勵思想的交流和經(jīng)歷的分享,不愿意或不善于與人溝通的人往往不受歡迎。而這種內(nèi)向的學生自己承受的壓力也會大過其他能說會道的學生。
最后,學生的家庭應該有比較寬裕的經(jīng)濟基礎,保證孩子在學習期間的開銷。
美國的教育費用是十分昂貴的,盡管有很多獲得獎學金的機會,但對國際學生來說比例還是很小的。所以在經(jīng)濟上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