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留學的申請準備過程中,很多同學由于消息閉塞或者道聽途說,在思維和行動中都出現(xiàn)了相當多的錯誤。這些錯誤,有些并不致命,但是會極大的耽誤時間,金錢和精力,有些則是非常致命的錯誤,直接會導致申請的失敗。在本文中,我來通過列舉的方式,和大家探討一下這些典型想法錯誤以及正確的思路和做法。
錯誤一:GRE, TOEFL, GMAT,SAT考試是計算平均分的。也就是如果考多于一次,那么錄取委員會會看平均的成績。
這個錯誤可以說是多少年的遺留問題了,大家一直是對這個說法心有余悸,在考試準備的過程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考試考砸了。而如果第一次考試不理想,有些同學甚至都會放棄申請的打算,覺得自己一點希望也沒有。加上現(xiàn)在的有些培訓學校的教師也會課上灌輸這樣的觀點,這樣很多同學都心煩不已。
實際上,這個觀點應當是15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有些學校有規(guī)定,GRE成績會平均來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情況已經早已不復存在了。學校只會看申請人的最高成績,并按照最高成績來衡量申請人的資歷和情況。至于TOEFL, GMAT和SAT,沒有學校會平均成績,學校還會鼓勵學生多考幾次,把成績提高,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故此,學生應當大膽的去考,如果一次成功最好,如果不能一次成功,還能積累經驗,把下次的考試考好,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是學校鼓勵的。
結論:GRE, TOEFL, GMAT,SAT考試不計算平均分,學校只看最高成績,學生盡可能的考好。
錯誤二:去美國上研究生一定要考GRE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美國的研究生考試有GRE, GMAT和LSAT等,因為學生所學的專業(yè)不同,參加考試的項目也不一樣。GRE考試是針對那些去學習非商科,非法學,非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的,而那些希望學習商科的學生應當考GMAT考試,學法學的學生應當參加LSAT考試,那些希望從事醫(yī)生職業(yè)的應當考MCAT考試。故此,在上培訓班之前,務必要搞清楚自己未來希望申請的專業(yè),不要費了半天力氣,到最后發(fā)現(xiàn)不是這個結果。
結論:GRE, GMAT, LSAT和MCAT針對這不同的申請人群,務必要把自己放到對應的申請人群中去。
錯誤三:申請的時候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一定要公證
這是學生到公證處的時候,公證員大叔和阿姨和你一定強調的,他們說不公證還不行,而且公證還得分美國版和非美國版。學歷學位公證在申請中不一定是必須的,F(xiàn)在中國的很多學校,可以開出中英文的成績單,也有的學校有學歷學位的英文翻譯對應模板,如果有這些東西,加蓋學校的紅章放在信封里面,信封封口處加蓋紅章就可以了。除非學校沒有英文翻譯件,也不給自己所翻譯的英文內容上蓋章,在這個情況下才需要公證。換句話說,公證是不得已為之的事情。
結論:能少花錢就少花點錢,問問學校如果能開中英文對照件,就不用麻煩再去公證了。
錯誤四:申請前中一定要和導師溝通好,這樣申請的成功率才大。
如果能在申請前找到潛在導師進行交流,那固然好。但是找不到導師,那也絕對不影響申請。有的學校的導師,你就是發(fā)了郵件,他們也不給你回。至于加拿大的學校,導師直接就說自己沒有錄取的權力,讓學生直接聯(lián)系錄取委員會。如果學生都要等到和導師溝通好,那么錄取可能早就結束了。
美國絕大多數(shù)學校沒有要求學生和導師一定要去交流,學生直接交材料就可以了,這完全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但是學生雖然沒和導師交流,也需要仔細閱讀導師的研究方向,對學術方面比較懂,這樣自己的材料制作才能比較專業(yè)和有目的性。
結論:盡量能和導師溝通,但是如果沒法溝通,直接申請,影響不大。
錯誤五:寫推薦信必須得找資深的學者,專家,否則沒有力度。
這種思路是和學校要求學生提交推薦信的宗旨違背的。推薦信的書寫者需要是和申請人熟悉的人,例如老師,上級或者雇主等。如果資深的學者和專家確實帶過申請人,那么請他們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這些人本質上和申請人沒有什么關系的話,那么這種推薦某種程度是沒有很大效果的,我本人也并不建議刻意的找牛人寫推薦信。推薦人一定要和申請人產生學習和工作的關系,才能夠描述申請人的經歷,素質和優(yōu)秀。只要推薦信翔實,具體,動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推薦信。
結論:推薦信的撰寫者不用是多么高的人,但是一定要和申請入有比較深厚的工作和個人關系,推薦信力求全面和積極。
錯誤六:個人陳述越長越好,據說要把自己寫的比較凄慘,這樣學校能多給錢
個人陳述是申請中的重要部分,很多申請人認為個人陳述得長,面面俱到,這樣錄取委員會會覺得自己很認真嚴肅。這種思維是不對的。不同學校對個人陳述的長短都各有限制,例如規(guī)定500字,或者兩頁紙,一定要按照學校的要求來寫個人陳述,字數(shù)要盡可能的少超出或者不超出學校的要求。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另外,還有些申請人聽了一些錯誤的思路,在個人陳述中把自己勾劃成為一個特別可憐的人,生在窮苦家庭,過的苦行僧的生活等等,力圖博得錄取委員會的同情和好感,希望能獲得獎學金。但是他們沒有了解獎學金的真實意圖,是獎勵那些學習和工作優(yōu)秀的人,和家境貧寒與否沒有本質聯(lián)系。所以學生應當把筆墨更多得放到自己如何優(yōu)秀上去,而不是說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如何艱苦,這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
結論:個人陳述要把握字數(shù)要求,內容要突出和申請項目相關的自己過去的經歷和經驗,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脫穎而出,獲得青睞。
錯誤六:申請時間越早越好,因為這樣錄取成功率會高很多。
這個說法是不一定完全正確的。美加申請的期限有兩類,一類是輪次錄取,即分為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三輪,對于輪次錄取來說,趕第一輪是非常正確的。然而,如果是滾動錄取(Rolling Basis),那么申請時間特別好,就不一定有好處了。因為如果一個學生申請時間很早,那么學校在接到材料之后,雖然覺得這個學生不錯,但是因為當年整體的申請情況還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很有可能會等待很長時間,最后再做決定;蛘呤前褜W生放在等待名單里面(Waitlist),等到最后看看是否能夠給學生錄取。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非常糟糕了,學生會有一個起一個大早,趕一個晚集的感覺,本來十月份,甚至九月份就提交材料了,到第二年的四月份還因為在等待名單上沒有結果,這絕對不是申請人的初衷。故此,把申請時間放的很早,我并不是很建議。一般來說,申請投遞的時間我建議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為宜。
結論:申請的準備時間越早越好,但是提交時間不要過早,這樣能夠比較大的保證申請人自身的利益。
錯誤七:申請學校時要不用提交存款證明,等到學校錄取之后看它獎學金給多少,然后再提交相應差額的存款證明即可。
在十年前,這個說法還是正確的,但是從現(xiàn)在美國申請的情況來看,不管是本科,還是研究生,相當多的學校都要求學生隨著申請文件同時提交存款證明,否則會對申請人的材料不予審理。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不想費半天勁,看了半天材料,結果這個學生因為財務問題,沒錢無法來上學。所以很多學校都要求申請人把財務證明先寄來,確認該學生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持學業(yè),那么才開始審理財力,這就是很多學生為什么申請材料交了很長時間,但是學校一直沒動靜的原因,根源就是沒交存款證明。當然并不是所有學校都要存款證明,但是要存款證明的學校是越來越多了。
結論:在申請學校的時候最好把存款證明附上,這樣就高枕無憂了。
錯誤八:申請美加學校和簽證是掛鉤的,學校和大使館都有聯(lián)網,所以在申請文件的表達一定要一致。
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qū),也是很多學生非常不明白的一點。其實申請學校和簽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程序,很多學生非常害怕自己的工作經歷,如果在申請中展示的稍微夸張一些,會不會在簽證中有影響,或者為了收信方便,在申請表中寫的地址不是自己家的地址在簽證中簽證官會不會因為這個而拒簽。這些其實都是毫無必要的。學校拿到申請材料,決定錄取后,才會協(xié)助學生處理申請簽證的材料,送到移民局的文件只是學生的非;镜馁Y料而已。其實自己想想也能想明白,如果申請人所有的材料都放到了移民局,移民局的人不是得累死,故此,很多學生在這方面的顧慮大可不必。
結論:申請是申請,簽證是簽證,兩者之間并不聯(lián)網。學生在申請時要考慮如何申請成功,簽證的時候按事實表達即可。
錯誤九:申請美加出國留學,在提交材料的時候,需要自己的工作證明,還得工作單位蓋章。
申請美加留學是一個純個人的行為,無論如何也和單位蓋章扯不上任何關系,很多人在網上看了有些不負責任的信息,發(fā)現(xiàn)出國留學是一個很棘手的事情,需要單位的蓋章,甚至推薦信也需要蓋人事部門的章。這樣一來,本來很小的一件事情,弄成了一個很大的政治事件,給自己的申請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事實上,留學不需要工作證明,推薦信也只需要推薦人等簽字而已,單位人事部門在留學上沒有任何幫助作用,也絕不需要他們的章來幫助自己申請。
結論:不需要有人事章的工作證明,甚至工作證明都不需要。
錯誤十:TOEFL, GRE, GMAT等成績如果是ETS或者GMAC給送,很貴,我先把復印件郵寄給學校,如果學校要求原件,我再讓考試機構郵寄,如果不要求,就能混就混過去了。
這個方法不可取,我不是很贊同。因為學校要的就是原件,沒原件就是不做最后的決定,而且很多學校通知學生現(xiàn)在仍然是不采取EMAIL的方式,還是用平信來告訴學生缺什么材料,這樣平信的速度可想而知,學生當知道需要郵寄原件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而且ETS郵寄原件并不保險,經常出現(xiàn)丟失的現(xiàn)象。這樣反復一下,兩個月的時間就出去了,學校是無所謂的,而耽誤的絕對是自己?偸窍M↑c小錢,但是最后結果出現(xiàn)問題,意味著投入都為零,毫無必要。
錯誤十:學校要的考試成績,一開始就讓考試機構郵寄給學校,自己安心,學校那邊也不會出現(xiàn)反復溝通,實際上對自己申請是非常有利的。
錯誤十一:申請過程中省點錢,寄掛號信,便宜,而且掛號也有保障。
我個人是完全不主張申請材料用平信或者掛號的,因為速度實在是太慢了,而且時間沒有保證。曾經有掛號信從中國到美國走了三個月,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申請過程中的精心準備就有可能因為郵政的問題而毀之一旦,這是完全得不償失的,也沒有太多必要,既然申請的大頭費用和精力都已經付出了,用快遞這些小的錢就盡量不要節(jié)省了,因為畢竟保證材料迅速安全的到達學校的錄取辦公室才是上策。
結論:申請材料用快遞,安全保證。
以上十一個錯誤是我在申請過程中總結出來學生經常犯的錯誤,我希望大家在申請中能盡量避免這些錯誤,更好的獲得申請的結果。同時也希望以此拋磚引玉,大家可以多補充些這樣類似的錯誤和改正方案,為留學后來人提供更好地方向指引。
來源:新浪教育 選自《楊曄》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