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羅馬由于地處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氣候最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熱和最干燥的季節(jié),平均氣溫24.5至24.7℃,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氣溫可以超過32℃,以前的傳統(tǒng)是8月份會停止許多商業(yè)活動,羅馬人習慣在夏日離開炎熱的城市出去避暑度假,但這種習俗正在慢慢被改變,整個夏季羅馬市仍舊正常運作,以便迎合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和羅馬人自己工作習慣的改變;9月中旬至10月是最為晴朗的季節(jié),被稱為“羅馬的美麗十月天”;10月至12月是最潮濕的季節(jié),降水量可達106至128毫米;12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約為14℃,1月最寒冷,平均氣溫為6.9℃。
有關(guān)羅馬的名言
條條大路通羅馬AllroadsleadtoRome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wasnotbuiltinaday
身在羅馬就做羅馬人(入鄉(xiāng)隨俗)WheninRome,DoasRomansdo
羅馬(意大利語:Roma)為意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fā)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恒之城”。其位于意大利半島中西部,臺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nèi)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xiàn)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qū)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文化
古羅馬建筑藝術(shù):因為講求實際,羅馬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體現(xiàn)在無數(shù)的公共建筑上。他們修筑了規(guī)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橋梁、廣場、公共浴池等設(shè)施。最早的羅馬建筑藝術(shù)來源于希臘,但由于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xiàn)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shù)很快用于為人服務(wù)的大型公共建筑,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羅馬人愛好奢華,經(jīng)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chǔ)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復合式柱頭,令建筑形式更為繁復華麗。在羅馬帝國更強盛的時代,建筑中就開始更多地體現(xiàn)出羅馬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如拱門與拱頂?shù)拇罅渴褂茫诮ㄖ飞蠈懴铝诵碌囊徽。古羅馬雕刻藝術(shù):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shù)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xiàn)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nèi)心世界描寫的肖像。羅馬人有為先人雕像的傳統(tǒng),因此對肖像的逼真?zhèn)魃裼兄鴺O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羅馬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shù)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為數(shù)眾多的《奧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xiàn)成高大健美的統(tǒng)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魄和英雄氣概,臉龐也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
意大利留學生活古羅馬繪畫藝術(shù):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于維蘇威火山爆發(fā),埋藏了大量珍貴的壁畫。根據(jù)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fā),火山灰埋沒了龐貝及附近的幾個城鎮(zhèn),大量珍貴的壁畫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據(jù)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