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老師們喜歡賣力地夸獎自己的學生“你真棒!”成績好的學生會榮登光榮榜廣而告之。在美國,學習成績被視為個人隱私,老師們從來不公開地夸獎或批評某個學生。對于學習成績突出的學生,學校只單獨發(fā)郵件通知本人,從不予以公示。
因為英語特別棒,到美國后,趙鵬毓與同學的交流毫無問題,很快就融入了美國式校園生活中。他主修經(jīng)濟、數(shù)學,公共決策方向,一年級期末考試總成績滿分是4分,上半學期他得3.91分,下半學期得3.85分。他從小習慣于先行一步,在大一時所選的課《發(fā)展政策》是和大三、大四學生一起上的。
他把學習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一般來說,每天上午都安排有課,下午4-6點參加體育鍛煉,晚上7點-11點做作業(yè),生活得很有規(guī)律。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他寫的經(jīng)濟學論文獲了個A,教授私下里告訴他,在他所教的學生里面,他是唯一一個經(jīng)濟學論文獲得A的學生。
他還主動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在體育館前臺做接待,還在外語系任中文助教。
機遇很多:大三可參加海外交流
美國學?荚噷嵭械氖菍W分制,平?荚嚭妥鳂I(yè)都算在學分里,而期末的考試成績只占總成績的20%。與國內(nèi)大學一樣,在Kenyon,有夜夜笙歌,歌吟達旦的學生,也有埋首卷牘或機房中,臉色蒼白而眼神富有對理想的熱望的年輕人。兩種截然不同而又同樣炙熱的青春交織成一線。在考試之前,學生們大都會在學校機房中熬到一、兩點。令鵬毓感慨地是,有兩個數(shù)學系的年輕教授ProfessorJones和ProfessorMilnikel提醒同學,半夜遇到問題也可以直接發(fā)郵件問他們,他們可能還在網(wǎng)上,能立刻答復!斑@樣敬業(yè)而又與學生打成一片的教授,在Kenyon有很多,他們令人敬佩。”
在美國上大學,大一以學基礎課為主,大二、大三以學專業(yè)課為主,大三有一到兩個學期讓自己聯(lián)系國外學校進行海外交流,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學校可以把獎學金進行折換。鵬毓打算利用三年級的時間到英國倫敦求學,開闊自己的視野。大四也開有專業(yè)課,一個班只有五六個人,和教授直接交流,進行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的研究,類似中國讀研究生的過程。畢業(yè)時也要寫論文,學位設置與中國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