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xué)的生涯,如果每天只是緊緊張張地在課堂及圖書館間跑進(jìn)跑出,一定不太輕松愉快;課余的消遣,雖直接“無益”于立德立功立言,卻對身心的平衡有莫大的補(bǔ)益,使你的留學(xué)生涯,不致于落入苦撐苦挨的局面。
大學(xué)里有許多社團(tuán),選擇與自己興趣相投的加入,自然不在話下,假期時出外旅行野營,游山玩水,舒暢舒暢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常有人為文報導(dǎo),故也不贅述,本文想談?wù)動^劇、欣賞電影、看馬賽。
初到美國,難免覺得此地生活呆板,沒有路攤夜市不用說,偌大的城市,就連一條電影街也沒有。沒有電影街是事實(shí),沒有劇院電影院則不然。這兒的劇院電影院分置各處,沒有大廣告量,有些電影院還設(shè)在地下商場,自然便不起眼了。
首先談劇院。美國多數(shù)的劇院,外表像座嚴(yán)肅的禮堂,除了進(jìn)場及散場時的熱鬧一陣,平常是很冷清。沒有花花綠綠廣告量,只是偏門小小的售票處有幾張小海報。劇院越大,劇越聞名,售票處越?jīng)]人排長龍;原來這兒所有劇院的票都交給所謂的“Ticket Outlets”賣,臨場到劇院買票的人很少,有些大劇早兩個月就在報上登廣告,開始賣票,因此常常劇未上演,劇票老早就賣光了。這種“門票代售處”遍布全市,百貨公司一般都有附設(shè),對于顧客來講,非常方便;如果你持有信用卡的話,還可以打電話買票,劇票由郵寄送達(dá)。
劇院的座位通常分三等級,上等座的票價往往是下等座的兩倍。上座的劇票最多,往往最早售罄;下座位置最少,卻常常是最后賣光。
買劇票前最好懂得劇院中各區(qū)域的名稱,老式的劇院有所謂的包廂(Boxes),騎樓座(Balcony,有人譯此為包廂),廊座(Gallery,最高的一樓)等,不一而足,十分繁復(fù)。現(xiàn)在美國一般的劇院只有兩層,每層兩區(qū),樓下的前半段稱“樂隊(duì)座”(Orchestra) 屬上等座;后半段稱“中層座”(Mezzanine) ,大都分屬于中等座,少數(shù)偏遠(yuǎn)的區(qū)域?yàn)橄碌茸。至于樓上,緊兜著樓圍的區(qū)域稱為“Dress Circle”,屬上等座,其后的位置為“騎樓座”(Balcony) ,半屬中等座,半屬下等座。
觀劇有一鮮為人知卻頗值一知的事情:一般劇院有所謂的“急售”政策,然而為了劇院長久利益打算,劇院不公開這個政策,你打電話去問,他們也不奉告。這個政策便是在開場前十分鐘,剩下來的座位半價出售。
洋人觀劇總是盛裝正儀,不遲到、不早退,不帶年齡不適合的幼孩;戲在上演中,不交談不吃食:對于其它觀劇的人以及演劇的人來說,這些是種禮貌。
至于看電影,比起觀劇就隨便許多了。電影票隨到隨買,而且不畫座位?措娪皶r可以喝冷飲、吃玉米花,只要不出聲就行了。首輪電影常常有周二減價這一回事,注意一下報紙上的娛樂版便能知道。
二輪電影院都是老式的大電影院,除了票價是首輪電影院的一半以外,還常常買一送一,一次演兩部。因此稍微沉的得住氣,便宜了不少。有些二輪電影院還常常上演世界各地的名片,堪稱物美價廉。
最后,介紹一下跑馬場的風(fēng)光。賽馬分兩種,一種是“鞍馬賽”(Thoroughbred Racing),由騎師騎在軟鞍上的比賽。另一種是“轡馬賽”(Harness Racing),拉著一部僅三十磅重量的輕車,由車師駕馭。轡馬賽又分為兩種,一種叫“Trot”,另一種叫“Pace”,區(qū)別在于馬步不同。Trot是馬的一種自然的短步跑法,斜對的前腳及后腳同舉同落,可稱為“異側(cè)步”;Pace則是“人工”的馬步,同側(cè)的前腳及后腳齊上齊下,可稱為“同側(cè)步”,很奇怪的是,這種不自然的“同側(cè)步”跑出來的成績比“異側(cè)步”要好,可見“教育”之于馬何等重要,更何況人乎?
跑馬場大抵設(shè)在郊區(qū),有些較近市中心,都是以前留下來的小跑馬場,規(guī)模宏大,座位于有兩萬以上,跑道一圈有一英里許。圈內(nèi)載花種樹,假山真石,有溪有湖,有亭臺水榭,有天鵝、水鴨、鴻雁等終年定居的,樂以為家,這一片純真自然的景象,煞是怡情悅目。馬道四周有綠茵坡地,天晴日和時躺在草地上,曬曬太陽,納納清風(fēng),甚得郊游野趣。
賽馬場鼓勵全家?guī)『⒆舆M(jìn)場,所以十六歲以下的孩子免費(fèi),每一年總要來個“開放日”,免費(fèi)讓顧客進(jìn)場,到處參觀,且用圍巾、糖果、冷飲、坐馬車、拍照等吸引小孩子,希望他們把大人帶來,可見洋人是不把跑馬場當(dāng)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