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教----
來加其中一個CULTURE SHOCK就是宗教信仰。這里教會之多,分布之密,組織之好,宛如中國的居委會。
我參加過教會的活動(當然是沖著有免費晚餐)。一般是先和你講耶穌,然后才開刷。吃飽了當然要感謝主啦,于是我們就唱贊美詩。那歌詞保證你一看就想笑,簡直就是《東方紅》的耶穌版(根據(jù)歷史長短,應該說《東方紅》是贊美詩的中國版才對)。期間有人上臺講述信教的經(jīng)過和喜悅,講得很激動,頗有把心都想掏出來似的。我竭力不用邏輯去分析他的話,因為我知道信上帝不是靠智慧,靠的是愛。
但我沒有辦法啊,他上臺自我介紹的時候說他可是WATERLOO大學的數(shù)學博士畢業(yè)生呀。
宗教的確是這里最重要的力量,有人說香港銀行多過米鋪,這里第一多的肯定是教堂。我記得一篇西方文章講敘為什么那么多的知識分子都信教,他們大都不認為真的有上帝,但都認為維持一種信仰,每個星期天去做禮拜,對國家,社會,家庭都起著十分重要的團結和諧的作用。所以他們愿意,也樂于相信。
但據(jù)我所知,基督教和美國政府一樣,對內部很好,對外部就很野蠻。你要信仰它,贊美它,且認定它是唯一的神。這一點它和伊斯蘭教相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沒有“異教徒”這個詞。這就是為什么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歷史都充滿了血腥和暴力的原因。只有佛教才算得上比較溫和友善,也最為中國人所接受。
晚餐是免費的,不過你可要小心,那個崇高的令人感動令人震撼的場面,沒有相當?shù)亩κ遣恍械。弄不好一頓免費晚餐就把你這個共產(chǎn)黨員變成上帝的終身奴仆了。
“雖千萬人,吾往已!薄叭ツ?”“加拿大”“菜”----
為什么要菜,因為技術移民加拿大可能是最窩囊的出國。不象留學,目的崇高,雖苦,但活得有奔頭。也不象有錢人移民,來了買車買樓,享受生活。若你要問該不該來,我多半會支吾以對。叫你不要來吧,你會罵我老說風涼話,打擊積極性。
叫你來吧,我可能更危險,怕你到了絕望之時拿刀砍我。所以還是不答為妙。說清楚情況還是要的,來不來是你的事。先說找工作吧,這里現(xiàn)在可謂風腥血雨,天天打開報紙都有大公司裁員的消息。我在一家電信公司,清楚知道由于競爭激烈,整個電信行業(yè)都是虧損經(jīng)營的,大公司就等著所有小公司都倒閉了,再進行 壟斷。大公司不會倒閉,但就不斷裁員以減少成本。 我的公司年初就裁了一次,年底肯定要再裁一次(幸好我已不在了)。事實上,現(xiàn)在光是高科技公司裁下來的人數(shù),就已遠遠超過人力市場所需求的數(shù)目了。新移民沒有加拿大工作經(jīng)驗,很難和他們競爭。
讀研呢?也越來越難申請了。每年來加的高學歷技術移民有一萬吧,這里有個三分法,既三分一的找到工作,三分一的去讀書,三分一的從此消失(回國,打工等),那樣就有三千人了,這三千人總該有三分一想讀研吧,那就有一千了。這里不是美國,大學不多,有研究生院的就更少,每年增加一千人申請可是個大數(shù)目。
計算機專業(yè)的肯定難,冷門的就較容易。有人認為冷門的讀完出來還是一樣難找工作,不如不讀;也有人當是避風港,好歹先熬過頭幾年再說。我申請了五間學校(都是前三名以外的),只有一間肯收我。CARLETON大學拒絕我最狠,毫不客氣地告訴我由于競爭激烈,現(xiàn)在只會考慮本科成績“A”以上的學生。天啊,“A”就是平均分要90分以上啊!我有這么強,早就拿全獎去美國了,還呆在這干嘛。
是否害怕了?這就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嘛!
即使你還是要來,我勸你最好是有一刻雄心,兩手準備。一邊學習好技術,以備找工作,一邊準備好考T考G,成績推薦信。一到加拿大就雙管齊下,這樣方能有最大的機會。
本設計好一個完美計劃,于去年九月來加,想著先干一年,到今年九月,錢包漲了,再舒舒服服去讀研究生,“時間剛剛好1 殊不知卻是愚不可及,越靠近年底,招人的就越少。到了圣誕節(jié)前后,更是連AGENT也不理我了。冬天漫天風雪,路上人跡稀少,躲在房子里看著日漸減少的存款,等著老是不來的電話和E-MAIL。。。那是我經(jīng)過的最冷的一個冬天。
所以,即使要來,也要選擇時間,不要象我這樣。
加拿大工作經(jīng)驗和信用----
“加拿大工作經(jīng)驗。。蔽覄倎碚夜ぷ鞯臅r候,最是破口大罵這個東西。進了加拿大公司,就開始蔑視這個東西。蓋因其實加拿大的公司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先進。但現(xiàn)實就是第一份工總是那么難找,又面試又筆試(有這機會就已經(jīng)不錯了)。
而入了行的,跳槽又是那么容易,往往介紹一下,打個電話就搞定了。我慢慢地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這里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信用。什么都講信用,連去租房子開手機,都要查你過去的信用狀態(tài),看有沒有賴帳等。面試你的人問這問那的,其實他不需要一個技術很高的人,只是中國人作假學歷假經(jīng)驗的太多,人家又查不到你的過去,只有老問你技術問題了。要是在加拿大干過,有加拿大公司的推薦信,人家就信得過你,和你討論的就只是薪金等問題了。
當然,誰都會氣憤,不給我試試,哪來該死的加拿大經(jīng)驗!這個沒有雞哪有蛋沒有蛋哪有雞的問題,人家是不會替我們考慮的。誰也沒辦法,怪只怪我們的小量假貨搞到全體都滯銷了。
做飯----
我想大多數(shù)新移民都會為這個問題頭疼。在國內哪有這些問題呀。身處海外,許多人想必和我一樣,英語還是那樣蹩腳,廚藝倒是突飛猛進,我太太也不讓須眉,包餃子的手藝越來越熟練,更令我高興的是,她切菜弄傷手指的次數(shù)一個月比一個月減少了!
當然,一般的酸秀只會對下廚一事只會唉聲嘆氣,而象我等凜凜然有士大夫氣勢者,下廚當然也要講究個名堂。不是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么?我現(xiàn)在就是實現(xiàn)其中的一部分(自然是烹小鮮那部分)。治國安邦的謀略我這全有:一曰恰到好處,過尤不及。幾分糖,幾分鹽,幾滴醬油幾根蔥,捻拿要準確,少一點不行,多一點也不行。二曰大丈夫相時而動。什么時候放姜,什么時候收火,時機一定要把握好。 三曰量才而用。活魚要蒸,死魚要煎,大塊肥肉要紅燒。
下了大半年的廚,我已經(jīng)考證出老子肯定是做廚子出身的,要不然怎會有如此精辟簡潔有力的論斷。
哈哈,不要笑我。是這樣的啦,在這里生活,沒有一點“阿Q”精神怎么活?
就算不把你苦死,悶都把你悶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