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個社會,高收入家庭在支付子女大學教育經(jīng)費上自然比低收入家庭要占有經(jīng)濟上的優(yōu)勢。但由于美國家庭在支付子女大學教育費用上的渠道較多,家庭收入高低并未成為制約年輕學子能否讀得起大學的關(guān)鍵因素。而且美國不少私立大學為了吸引低收入家庭優(yōu)秀學生入學,對年收入6萬美元以下家庭的子女不僅免除學費,而且還給予全額獎學金,不花錢就能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總體而言,美國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每年的平均花費是17200美元。年收入5萬美元以下的家庭(低收入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每年的平均花費是10507美元,年收入5萬至10萬美元之間的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每年的平均花費是16910美元,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家庭(高收入家庭)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上每年的平均花費是21040美元。從下表1可以看出,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家庭,父母用收入和積蓄為子女支付的大學教育費用最多,平均為每年11410美元。年收入5萬美元以下家庭父母用自己收入和積蓄支付子女大學教育費用在3個收入段中最少,平均每年2680美元。但年收入5萬美元以下家庭子女獲得的大學獎學金在3個收入段中平均金額最高,平均每年3890美元。而在年收入5萬至10萬美元家庭,學生借教育貸款的平均金額最高,平均每年為4980美元,遠高于其他兩個收入段家庭學生的教育借款金額。從這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對美國家長支付子女大學教育費用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高收入家庭學生獲得獎學金的金額不高,家長靠收入也可滿足子女的大部分教育費用需要。中等收入家庭家長和子女要共同努力,收入加借款也可以上得起大學。低收入家庭學生獲得大學獎學金機會多,父母和子女加把勁,連借再加上自掏腰包,上大學的夢想也就實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