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位于日本東京都文京區(qū)的“清華寮”自2007年7月的一場大火后,幾近荒蕪,盡管仍有人出入此樓,但危樓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近四年后,在樓內居住的30余名來自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qū)的留學生的一再要求,并訴諸法律后,東京“清華寮”的處理問題終于著落下來。
6月21日,東京地方法院做出判決,同意居住在清華寮內的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qū)留學生的要求,限期拆除被燒得幾乎只剩骨架的建筑,將該建筑所占土地的所有權出讓。
“清華寮”建于昭和3年(1927年)。其所在地地產所有權屬于當時的臺灣總督府直轄的財團法人“學祖財團”,一直作為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留學生的宿舍。但這座建筑物自“二戰(zhàn)”后,其所有權歸屬問題卻一直定奪不下。2007年7月19日清晨5點鐘左右,位于日本東京都文京區(qū)的清華寮發(fā)生火災,約1500平方米的三層樓鋼筋建筑大部分被燒毀。一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母女在火海中喪生,另外還有9人受傷。
記者曾經前往過火的清華寮查看。樓道里堆滿了各類雜物和被火燒過的殘品。從房間門上的標記可以看出,現(xiàn)在仍有人在這座樓中居住。記者還從廢墟中找到了已故中國旅日著名攝影家池小寧的遺物。大火后的清華寮,已經成為日本小偷的天堂,成為日本流浪者的住所了。為了能夠獲得安寧的生活環(huán)境,樓中的部分居民曾多次報警,希望日本方面能夠解決。但因歸屬未定,日本警方不能擅入,也無能為力。2008年,部分居住在內的留學生住戶向法院提交起訴書,要求日本政府對清華寮的歸屬問題做出裁定。
清華寮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的鋼筋混凝土式建筑!岸(zhàn)”后,其歸屬問題一直未得到確認。2003年,東京地方法院曾裁定學祖財團向日本社會某獎學團體轉贈該建筑物所有權的行為是有效的;并于2006年,為該建筑物辦理了所有權轉移登記。但該獎學團體隨后并未與日本政府方面簽訂相應的土地利用契約,屬非法占地。因此,東京地方法院做出裁定,要求拆除清華寮建筑,現(xiàn)在內居住的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qū)的留學生則限期搬出,另擇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