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韓建交15周年,隨著兩國往來日益頻繁,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赴韓國留學。目前在韓的中國留學生已突破2萬人,并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據(jù)韓國駐華大使金夏中介紹,在中國的韓國留學生,也已從1992年的232人增至5萬多人。中韓留學生互相成為兩國境內最大的留學生群體,一股留學熱潮在中韓兩國間興起。
漢語熱促成了留學熱
自2003年來,中國已連續(xù)多年成為韓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也是韓第一大投資國。在華投資的韓企越來越多,有中國留學背景的韓國人在應聘時相對有更多優(yōu)勢,因此很多韓國家長樂于把孩子送往中國學習。目前在中國學習的16萬多名外國留學生中,韓國學生占36%。僅去年北京大學入學的119名外國本科生中,就有92名韓國人。為赴中國留學,漢語成了必修課。去年有9萬多名韓國人參加漢語水平考試,占參考人數(shù)的61%。
韓國學生到中國留學,也開始“從娃娃抓起”,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2005年,有6000多名中小學生赴中國學習,比2000年上升了近5倍之多。到中國學習,文、史、哲、經(jīng)和法律是韓國學生首選。在地點的選擇上,以前韓國學生主要選擇北京和上海等地。但現(xiàn)在,選擇深圳作為目的地的韓國學生越來越多,在深圳還出現(xiàn)了專門為韓國留學生提供服務的教育機構。
韓國學生將中國視為留學熱門國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也開始往韓國留學。在“韓流”帶動下,中國出現(xiàn)了許多“哈韓”族。這些青少年受影視作品影響,對韓國有很大興趣,選擇去韓國學習。據(jù)韓教育部門統(tǒng)計,在3萬名留韓外國學生中,中國學生占到約2/3,并呈不斷上升趨勢。中國學生赴韓學習,主要集中在電子、汽車、物流、計算機應用、游戲、動漫等專業(yè),其中數(shù)字娛樂專業(yè)是韓國強項,吸引了眾多中國學生。
政策優(yōu)惠多引高才
為吸引留學生,兩國制定了許多優(yōu)惠政策,為留學生鋪平求學之路,使這股留學熱潮不斷升溫。早在2005年,韓國就開展“留學韓國計劃”。預計于 2010年前將留學韓國的外國學生人數(shù)從2005年的1.6萬人增至5萬人,獎學金數(shù)量從55個增至75個。同時在中國設立教育機構,提供留學前培訓,提高簽證通過率。
自2003年起,韓政府就每年投資8.4億韓元,從東南亞國家招收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到韓國留學。據(jù)相關教育機構介紹,為了吸引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韓國各大學針對中國學生設立專門獎學金。以韓國著名的延世大學為例,為中國學生特別設立了冠廷獎學金,每年向符合條件的中國留學生支付800萬韓元,最長支付2年。
為吸引韓國留學生,中國也制定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由于韓國學生已成中國境內最大留學生群體,中國許多對外招生網(wǎng)站都設置了韓文版,方便韓國學生。相較其他國家,中國高校學費低廉,一年約2萬元人民幣。高校還為韓國學生提供6種獎學金,符合條件的學生不僅可減免學費,還可獲生活補助。
此外,中國很多高校還為韓國學生開設預科,幫他們適應當?shù)貙W習環(huán)境。面對韓國留學生低齡化趨勢,各地新辦了許多專門針對韓國中小學生的私立學校,在這里就讀的學生可通過參加中國漢語水平考試,直接申請就讀中國高校。中國留學組織還為韓國中小學生提供生活管理服務,進行監(jiān)護人管理,解決家長后顧之憂。
慧眼擇校是難題
這場留學熱潮中,對留學生來說,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yè)最重要。韓國大學對中國學生實行寬進嚴出的擇生制,不需要參加苛刻的統(tǒng)一入學考試。與韓國人相比,中國留學生反而容易進入名牌大學,讀到中意專業(yè)。赴韓留學的中國學生在選擇學校時,費用和學校實力是主要參考因素。
據(jù)相關教育部門介紹,韓國大學分國立、公立和私立三種,國立和公立大學的經(jīng)費來自財政支持,學費相對便宜。私立大學學費約為國立大學的一倍左右,公立大學介于兩者之間。但無論是私立還是國立,教學質量都可以得到基本保證。
對赴華留學的韓國學生來說,選擇適合高校也是一大難題。以前由于對高校缺乏具體認識,許多韓國留學生不重視學校水平,只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按地域來選擇學校。因此更傾向于選擇靠近韓國的北方地區(qū),如東北和北京等地的高校。
但隨赴華留學的韓國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對中國教育狀況更加了解,現(xiàn)在韓國留學生在擇校上更加理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韓國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相關信息。為了對中國高校有更深認識,很多韓國學生選擇到中國來就讀高中或預科學校,提前適應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