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份最新調查顯示,2007年美國各屆給大學的捐款大幅增加,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約300億元,其中最富有大學再次吸引了不合比例的巨額捐款,令大學間貧富懸殊的現(xiàn)象更為明顯。但報告預期,由于經濟不景氣,2008年給大學捐款的速度可能會放慢。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由美國教育資助委員會20日公布的《自愿支持教育調查》的年度報告說,私營機構和個人2007年向大學的捐款增加6.3%達297.5億元。
報告指出,那些本來就富有的大學在吸引新捐款方面最成功。二十個籌款成績最佳的大學,籌款比對上一年增加共5.18億,共籌得款項76.6億元。雖然這些大學只占調查學校的2%,但卻占所有大學捐款的逾1/4,占增加數(shù)額的約1/3。
去年在籌款數(shù)目中排頭十位的大學,籌款數(shù)目均超過3.5億,其中籌款最多的大學為史丹福大學。該大學共籌得8.324億元,但與對上一年籌得的9.11億元相比,仍略為遜色。其次是哈佛,籌得6.14億。其余依次是南加州大學4.697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4.305億、哥倫比亞大學4.2385億、康奈爾大學4.0693億、賓夕法尼亞大學3.9242億、耶魯大學3.9132億、杜克大學3.7233億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3.6478億。
美國學院和大學事務官員協(xié)會最近的統(tǒng)計顯示,迄今基金達十億或以上的大學至少有76家。一直以來,在公眾和國會中都有人批評這些富有學校,稱他們本身已經很“有錢”,但學費卻依然高昂,應該多動用資產以降低學生負擔。但是,當2007年底與今年初,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分別宣布了他們將動用基金來資助中產階級家庭學生時,卻依然受到了尖銳批評。
其它學校抱怨說,他們將被迫增加對富有學生的資助而減少對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的支持,而為了保持競爭力,也不得不相應地下降學費,這將令他們無法承擔。
另外,在高等教育界爭奪師資力量的矛盾也日益尖銳。富有的學?梢砸愿F校望塵莫及的高價請到最優(yōu)秀的教授。哈佛大學全職教授的平均年薪為17.7萬元,而一般公立研究型大學約為10.6萬元。 而且不僅是最富有的大學,發(fā)展勢頭好的公立大學也從較差的公立大學那里挖走最好的人才。德州大學校長余朵夫說:“公立大學不僅在教師薪水上面遠遠落后于私立名校,而且他們付出高補貼吸引最優(yōu)秀的學生的能力也大為遜色!
美國私立大學每年平均學費為1.2萬到3萬美元;商學院、法學院、醫(yī)學院等學費較為昂貴,每年學費大約在2萬到3.5萬美元之間不等。生活費和其他雜費,根據(jù)學校所在地區(qū)不同,約為6750美元到1.46萬美元。所以去美國讀四年本科,總費用大約是7.5萬到17.84萬美元;而讀兩年的碩士,總費用大約是5.35萬到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