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兒童醫(yī)院高級心理咨詢師蔡旭建議,不宜在孩子年齡很小時就送出國留學,出國留學最佳年齡應該是高中畢業(yè)以后。
王女士表示,自從她兒子斌斌(化名)去德國留學以后,兩次回家都非常冷漠,每天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興趣愛好、飲食、穿著等各方面都和同齡人格格不入,她不知道再這樣發(fā)展下去兒子會變成什么樣。對此,昆明市兒童醫(yī)院高級心理咨詢師蔡旭建議,不宜在孩子年齡很小時就送出國留學,出國留學最佳年齡應該是高中畢業(yè)以后。
據(jù)王女士介紹,兒子斌斌出去留學回來后,整個人變得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斌斌的家庭條件很好,父母都是云南某建筑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為了給兒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教育條件,2002年,父母把9歲的斌斌送到德國上小學。
2006年,斌斌13歲,在德國整整4年了。在父母的勸說下,這一年斌斌從德國回到昆明,在家的一個多月,斌斌每天除了吃飯、上廁所之外的其他時間都是一個人呆在自己房間里,父母進他房間必須敲門,不敲門進去他就會責怪父母,并生很長時間的氣,別的人就更加不可能進入他的房間了。有時候親戚朋友來了,父母讓他出來見一見,他都不愿意出來,即便出來了也不和親戚朋友打招呼,在客廳坐幾分鐘就又回自己的房間了,連叫聲叔叔或者舅舅都不愿意,表情非常冷漠。
除了和父母有心理隔閡以外,斌斌在飲食、興趣愛好、娛樂、穿著等方面也和昆明同齡的孩子格格不入,他也多次用自己的冷漠和對抗來表達他不喜歡在昆明生活的想法?粗蟊笤诩依锖芡纯嗟臉幼樱改敢埠苄耐,無奈之下只好把他送回德國。
現(xiàn)在又過去2年了,2年期間父母經(jīng)常給斌斌打電話,但他和父母之間話很少,電話常常遭遇冷場。面對兒子的巨大變化,父母早已束手無策,他們不知道是自己錯了,還是兒子錯了,也不知道斌斌什么時候才愿意回國和父母呆一段時間。
專家診斷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4次逆反期,第一次是3歲左右,第二次是9歲左右,第3次是13歲左右,第4次是18歲左右。案例中的斌斌剛好在第2次逆反期的時候被父母送往國外留學,在遠離父母的情況下度過自己的第2次逆反期。逆反期的孩子常常表現(xiàn)為一邊是排斥、反抗父母,一邊是更加依戀父母,只是孩子會把對父母的依戀隱藏起來,甚至轉(zhuǎn)化為對父母的排斥和反抗。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給予孩子尊重、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打罵,這樣只會促使孩子更加逆反,并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越來越大的隔閡。斌斌之所以出現(xiàn)目前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正值第2次逆反期的時候,父母和他處于完全分離的狀態(tài),漸漸地和父母的情感就越來越淡了。
不宜在孩子年齡很小時就送出國留學,最佳年齡應該是高中畢業(yè)以后送出去讀大學,或者大學畢業(yè)出去讀研究生。如果是高中以前就出去留學的情況,父母應注意做到4個方面:一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移民到國外,和孩子一起生活,這是最好的方式;二是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一起去的話,必須有和孩子關系很好的親戚朋友與孩子在國外長期生活;三是孩子出去留學之前,要有一定的語言基礎,能在留學國家和其他人進行最基本的語言交流;四是孩子出國之前父母不要因為將會有很長時間見不到孩子而過分溺愛孩子,這樣孩子出國以后發(fā)現(xiàn)什么都要靠自己,心理、生活上會很難適應新的環(huán)境。父母應該做的是在孩子出國之前把對孩子的愛隱藏起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等到了國外以后孩子適應新環(huán)境的速度會快一些(文章來源:生活新報)。
來源:生活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