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暑假是很多同學的沖刺日,2011年常春藤會有什么樣的新政策,2010年到底什么樣的學生被他們錄取了,他們給申請者什么樣的建議,華申資深留美專家為你一一道來。
名校申請更難 哈佛今年錄取率6.92% 2010年常春藤在大陸招收了多少學生,讓我們用數(shù)據(jù)說話。哈佛大學大陸一共錄取9人,斯坦福一共錄取13人,耶魯大學13人,普林斯頓4人,哥倫比亞大學14人,麻省理工學院5人,達特茅斯大學4人。 再說說申請人數(shù)吧。哈佛大學今年的申請總?cè)藬?shù)為30,489人,錄取率6.92% ;斯坦福大學為32,022人,錄取率7.18%;耶魯大學25,869人,錄取率7.5% ;哥倫比亞可能是錄取率最高的大學,一共26,178名申請者,也只有9.6%的幸運兒。2010年中國學生申請到美國大學攻讀研究生的人數(shù)比去年增加19%。這些數(shù)據(jù)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學生已經(jīng)出現(xiàn)扎堆申請,競爭越來越激烈。優(yōu)秀的學生太多,如何才能真正展現(xiàn)你的實力?需要更加個性化的規(guī)劃和長期的準備。2010美中國際同樣碩果累累,申請到了斯坦福、哥倫比亞、康奈爾、萊思大學、威斯康辛麥迪遜等頂尖大學,如何把握2011申請,我們的精英申請團隊總結(jié)出名校申請金科玉律。 文書寫作: 個性化留學目標,更能打動教授的心無論申請本科還是研究生,申請材料中PS和小論文是核心。而其中必回答的一個問題就是求學動機。這是每一名申請者無論申請什么專業(yè)之前都要想清楚的東西。不要寫一些為國家添棟梁之類的人人都可以套用的大話,因為如果連你自己都不相信這套的話更不要指望教授會相信你。此外,要能發(fā)掘出自己的亮點,與眾不同的東西,不是你GPA或是GT比別人高,而是你是否比別人在這行更有經(jīng)驗,你是否更具領導創(chuàng)新能力,或是你的個人經(jīng)歷是否能為整個課堂帶來不同的視角與觀點。再有,PS一定是非常personal的,是與自己的經(jīng)歷、生活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除了PS和論文,重要的還有推薦信。找盡可能了解你的、牛的人寫,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要與其他材料相輔相成。比如,如果推薦人只能給你前20%的評價,而你在其他材料中卻說自己是前5%,很顯然這是無法使你的錄取官信服的。 語言準備: 英文最重要,高分托福是敲門磚美國名校對于國際學生的英文水平要求是不低的。從今年的錄取情況總結(jié)出,如果沒有80分以上的托福分數(shù),前50的學校根本不用考慮,即使有學校設置稍低一些的托福分數(shù)線,其實際錄取的學生托福分數(shù)往往是高出最低分數(shù)線很多的。當然也有部分學校的基本要求都是高出100分的。如果是申請Top20的學校,托福有個115分的成績都不是很夸張的要求。今年斯坦福錄取同學的托福平均是114分,另外幾位前20的同學,托福也輕松達到105分以上。所以高分托福是敲門磚,雖然名校招生主任們說,會綜合評價學生的素質(zhì),但是沒有高分托福,你也沒什么機會進入后幾輪的篩選吧。另外,申請文商科對英語水平的要求較之理工科高出很多。除了托福成績,學校也更看重申請者的口語及寫作能力,這點其實非常好理解。比如作為一名文科生,學習過程中會有大量的課堂發(fā)言及書面作業(yè),如果英語水平不夠,一方面自己會學得很累,另一方面也無法達到學校的要求。在申請過程中,文科許多專業(yè)也是要求學生提供writing sample。商科學生同樣,商科學生的溝通能力是學校非常看重的素質(zhì),而英文水平則會直接影響到這名學生的溝通,也會影響到學生在面試、課堂和實習中的表現(xiàn)。 選校: 避免選擇地理位置太偏學校 談到關于學校選擇時候,地理位置是很多家長的首要考慮因素,但是當跟他們交流,具體希望去什么地方時,很多同學只會籠統(tǒng)地告訴我們,要去大城市,要去紐約、加州、東西海岸,為什么呢?可能因為只是聽過吧,其實無論研究生還是本科的選校上,學校的地理位址是非常重要的,你所就讀學校所在的城市或周邊有沒有相關領域的公司會直接影響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機會。除非你選擇的學校是酒香不怕巷深的名校,否則應避免選擇地理位址太偏僻的學校。在美國上選的地理位置有紐約地區(qū)、波士頓地區(qū)、華府地區(qū)和加州;生物制藥方面,新澤西和特拉華不錯;高科技方面,達拉斯和奧斯汀是上選。至于到底是去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這就要根據(jù)個人適應能力、所在學校的專業(yè)方向、費用等等方面來衡量。畢竟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幾年,所以決定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 此外,許多家長糾結(jié)于獎學金和排名。其實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在研究生方面,研究生申請避免跨專業(yè)申請,專業(yè)背景、課程匹配最重要。同等條件下,有與申請專業(yè)相近的工作/研究經(jīng)歷更易獲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