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中國大陸出去的留學生已經(jīng)占到了全球留學生的七分之一,即每七個留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中國大陸,如果加上港澳臺地區(qū)的,比例還要高。有人說中國人口本來就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留學生多也是很自然的。我認為這觀點不具有歷史的眼光,尤其不符合中國國情,因為一百年前中國人口在全球人口中也占了大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那時一年出去也就幾十個人。1909年,當時的晚清政府把對外賠款的一部分截下來,建立了第一個正式派遣出國留學的機構,讓中國派學生到歐美去學技術,這是中國留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因為那是中國人留學夢的開始。第二個里程碑就是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剛建立,要加快人才培養(yǎng),當時中蘇關系比較好,我們利用雙邊的協(xié)定派了一批學生到東歐、羅馬尼亞、波蘭、蘇聯(lián),但十幾年間派出了不到2萬人,平均每年1000多人。第三個里程碑是2008年。2008年是中國教育實現(xiàn)新跨越的一年。教育部統(tǒng)計的留學人數(shù)是一年12.8萬人。改革開放30年我們派出了至少有150萬留學生到全球近200個國家留學。可見,留學生是我們外出大軍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現(xiàn)在不只是靠國內的幾千所大學、幾萬所中小學和職業(yè)學校來培養(yǎng)人才,我們還利用全球最好的資源在為自己培養(yǎng)人才,全球的教育資源越來越多地為中國的發(fā)展服務。這是新時期中國人大踏步走出去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