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美國高中留學的學生來講,他們在本科申請中是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的,而優(yōu)勢體現(xiàn)主要有兩大方面:1.硬件條件(在讀院校,在校成績,語言成績,標化成績,其他特殊課程);2.軟件背景(課外活動,榮譽獎勵,興趣愛好)。今天小編就從這兩個方面對比一下美國高中留學生和國內高中學生的不同。
一.硬件條件
1.在讀院校
美國大學尤其是公立大學在招生時,由于學校的財政支持是來自于州政府或者是聯(lián)邦政府,所以公立大學對于本州的高等教育的普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美國的公立大學包括一些接受政府撥款的私立大學在招生時多少會對本州高中學生有所偏重,也就是招生名額會比較多;其次是本國高中學生,再次是在國外讀高中的國際生。因此由上可知,在申請加州大學系列的學校時,美國高中留學生申請難度就要低于在國內讀中學的學生。
2.在校成績
在申請美國大學時,在校成績在申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美高學生來說,優(yōu)勢就是,美國本科對于美國中學開具的成績單信任度較高,同樣都是3.8的GPA,大學更愿意相信本國高中開具的成績單。但是美國學生的劣勢是,必須一直保持比較高的GPA,而且不能出現(xiàn)掛科,這就要求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把在校成績放在重中之重來對待,相對來說學習壓力也更大。
3.托福分數(shù)
對于9年級就去美高讀書的學生來說,一些大學在招生時可以免除托福成績,美國高中學生在備考托福時,因為純語言環(huán)境的熏陶,聽力和口語也比較占優(yōu)勢,只需要把學習重點放在詞匯量和語法以及一些考試技巧上即可,這是美高學生的優(yōu)勢。
4.標化成績
SAT考試改革之后,閱讀部分會更偏重美國歷史以及相關文獻,這對于美高的學生來說是一大優(yōu)勢,因為美國歷史是美高學生的必修課,這也是美高就讀的學生在備考時的優(yōu)勢所在。
5.其他的特殊課程,
諸如AP課程、IB課程等屬于錦上添花的硬件條件,對于美高的學生來說,學;旧鲜且11年級甚至是10年級的學生必須學習的,而且也會對在校成績有加權和提升。
那么從硬件條件來看,在美高就讀的學生,應該把重點放在保持在校成績上面,但從升學考試的備考時間來看,美高學生是有一定的劣勢的,因為我們一般建議學生在11年級就要準備升學考試;而美高11年級的學習又是最緊張的一年;如果是國內就讀,不參加高考的話,可以跟學校請假,或者是脫產學習,但是美高的學生則不可以,從這方面來看,這是美高學生的劣勢,不過如果從9年級就開始規(guī)劃升學考試,時間上還是有優(yōu)勢的。
二.軟件背景
我們都知道申請美國大學時,除了硬件條件,學校還要考察我們的軟件背景,那么軟件背景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在申請時,軟件條件主要體現(xiàn)在面試、簡歷、推薦信以及申請文書中。對于美高的學生來說,口語是很有優(yōu)勢的,推薦信一般都是代課老師來寫,直接發(fā)送給學校,美國大學對本國老師的評價信任度也比較高,而美高學生在美國高中學習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是美式的,這在寫文書時是比較有優(yōu)勢的一個方面。
從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以及課外活動的資源方面來看,美高的學生也有一定的優(yōu)勢。跟國內的高中生比起來,大部分的美國高中都要求學生每年都必須參加一門體育運動和一個社團活動,而且上課的時間集中在下午2點以前,之后的時間是課外活動的時間以及寫作業(yè)的時間,學校也積極提供一些平臺和資源供學生選擇。另外美國高中對于在校學生的社區(qū)服務是有一定時長要求的,而社區(qū)服務與志愿者活動又是我們申請美國大學的必備軟件背景,這一點上,美高學生占有絕對優(yōu)勢。如果要說劣勢,那么無疑是時間分配問題,因為無論是社團活動還是體育活動還是志愿者活動都是會占用一定時間,美高的學生要在學習和課外活動以及升學備考這三個必做項中去盡可能的平衡和分配自己的時間,這個對于學生的自律性和時間規(guī)劃能力要求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