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名校聚集地深受留學生的歡迎,其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水平非常高,因此越來越多的同學打算赴美國讀書,其中不少家長和學生擔心會不適應當?shù)氐纳睿敲丛谶@里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初到美國留學將會面臨的那些挑戰(zhàn)。
語言
因為英語水平問題,大部分留學生初到美國至少會經(jīng)歷一到兩周的“聾啞時期”。很多在中國英語水平中等偏上的學生,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哪怕好不容易能聽懂老師講課,也聽不懂同學們在課間講些什么。因為聽不懂別人說了什么,很多人鬧笑話,或者不知道老師留了什么作業(yè)、什么時候是考試。
大部分學生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后,就神奇般開始聽懂美國人講什么,這主要來自于對美式發(fā)音習慣的適應和了解。事實上,當留學生自身英語發(fā)音顯著提升后,聽英語也會變得格外清晰。因為語言不通,很多學生會不敢或者不好意思開口講,還有一部分開口講了卻要重復多遍才能讓別人理解。這些溝通上的障礙,很大程度影響了留學生們的交友。建議同學們要是想快速融入大集體,還是好好練口語,美國人更喜歡和口語好的國際生交流,這樣至少彼此能聽懂才能好好交流。
文化沖擊
美國人都非常地有禮貌,至少“聽起來”都很有禮貌。為什么這么說?在美國,很多能用陳述句說的話,他們往往都要用更有禮貌的問句表達。舉個例子:在美國學校打飯的時候,把“我想要一塊比薩 I want a slice of pizza” 換成“我可以來一塊比薩么? Can I have a slice of pizza?”頓時就悅耳、有禮貌了很多。如果想遵循美國式的禮貌,“想要 want”這個詞就盡可能不要出現(xiàn)在你的句子中。很多美國小孩子會說want, 但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大部分都會用問句。至于加不加更禮貌的“Could、Please”等詞,這完全看你當時的心情,想加就加,不加用了問句也沒什么大區(qū)別。
獨立
想象一下,遠離家庭,語言不通,文化相異,這些障礙是首次來到美國的每一個外國學生都要面對的。下飛機后,你就要獨自承擔這一切了。有麻煩父母也幫不了你,因為很多家長,特別是中國的家長,不會說英語。很多人甚至都沒來過美國,因此難以提出實質性的建議,在這種環(huán)境下,外國學生不得不獨自面對各種障礙,逐漸獨立起來。
學業(yè)難度
學業(yè)難度在美國學校跨度很大,因為課程開始開始容易,后面越來越難。有些人可能以為外國學生,特別是亞洲學生,能統(tǒng)治數(shù)學和理科 ,因為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學的東西難得多。在一開始可能是這樣,但是以我自己的經(jīng)歷來看,在美國,后面課程難度的升高非常迅速。
這些科目的基礎知識對于亞洲國家的學生通常來說很容易,因為大多數(shù)在高中階段,也就是他們來美國之前就學過了。但是,當課程提升到更高的程度之后,外國學生可能就會覺得困難了,在這種情況下,語言障礙帶來的影響就會進一步增加。相反,在自己的國家學習的學生在這方面就好得多,因為他們可以延續(xù)高中階段的學習。換句話說,在自己的國家上學的學生更容易適應課業(yè)難度的提升。
孤單心理
作為外國學生可能會比較孤單, 一些英語說得很地道的外國學生,可能人們都分辨不出來他們是本地學生還是留學生,但通常這些外國學生對于身處異國也感到不舒服。改變人內心深處的個人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非常困難,而這種孤單的心理同樣是留學生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