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中教育是從7年級到13年級,課程設置和安排都比較合理,學生可以廣泛的接觸各類學科,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生會逐漸發(fā)現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以及自己不擅長的課程,在下一個學年他們可以放棄一個自己不感興趣或不擅長的學科,以便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保留下來的學科中。經過這種層層篩選確定的課程,絕大部分是學生感興趣的或者擅長的課程,在這種金字塔式的選課方式中,學生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為以后的大學學習和從事職業(yè)奠定了基礎、明確了方向。一般來說,到12年級(相當于我國的高二年級),留下3-4門課程迎接英國的高考。同時這種有針對性的選課方式,有助于學生將有限的精力放到自己喜歡的課程上,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上課方面,老師不是以灌輸的方式進行講課,每個學生會提前預習要學的課程,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可以在上課時向老師詢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促進了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下午課后的活動時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大家彼此了解,相互合作。
初三畢業(yè)到高中階段學生均可以去英國讀A-Level的課程,首先,參加A-level考試的學生,讀本科時可以報考英國的任何一所高校。而且在英國的中學里,學生可以只報
自己感興趣的學科,努力發(fā)展你的優(yōu)勢和特長;其次,英國的高中分為很多種:一般的私立中學、公立中學、一般的公立中學和公立的延續(xù)教育學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經濟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對學生綜合評定更加合理
英國高中的每門學科每年有三場考試,一般來說其中有兩場是筆試,剩下的一場可能是實驗或者是論文。這種考試的結構不僅考核了對學科的掌握程度,也讓學生充分展示動手、論述、綜合概括等能力。
每年在1月份和6月份的課程學習中,每門課程有六個考試成績,從高到低分別是A、B、C、D、E、U六個等次,六個成績的平均,得到的就是這門課程高中階段的最終的A-level成績,這是申報大學的最重要的成績依據。這個成績是學生在兩年內至少通過6次不同考試獲得的綜合成績,更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
同時,在12年級,學校會對每個學生組織一次職業(yè)選擇測試,通過《Preview-劍橋職業(yè)選擇測試》系統(tǒng),對每個學生的潛質進行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自我、確定今后的職業(yè)選擇。試題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數學、空間邏輯、推理方面的測試;第二部分是500道職業(yè)方向類的選擇。測試后,會收到一個30多頁的報告,報告用百分比告訴該學生今后是否在數學、語言、信息、管理、出版、物理、財政、農業(yè)、生物、傳媒等方面具有潛能,同時在報告中也詳細列出了該學生適合的相應職業(yè)領域的就業(yè)建議,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明確以后的就業(yè)方面。
英國大學在申請流程上比較合理
英國大學在錄取方式上也相對合理些,每個學生在確定高中學習課程的同時就要著手考慮申請大學事宜,學生能夠從網上查詢到大學和專業(yè)對高中成績的要求,以及相應要求的一些高中必修課程。大學報考系統(tǒng)詳細提供該年的大學申報信息,給正在學習的高中學生確立了明確的目標。
在申請大學方面,老師會根據學生在12年級獲得的A、B、C、DA-level成績以及課堂的表現,預測這個學生以后的成績,學校會給出一份學生的推薦信。學生本人也會寫一份個人簡歷,詳細介紹自己的情況,包括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專長,取得的特殊成績和榮譽,對學校的貢獻,參加過的社會活動,個人實習經歷等等。
在13年級(相當于我國高三)的學期,每個學生可以通過UCAS網絡平臺向英國的六所大學遞交簡歷和申請。大學根據學生遞交的申請和老師的評價反饋一個回執(zhí),告訴學生獲準就讀該大學的A-level成績等方面的要求,只要達到了大學回執(zhí)中的要求,就可以在那所大學就讀了。當然,一些名校會有面試的要求。
從總體來說,英國高中教育,從課程設置和選擇、綜合評價方式和手段、大學錄取途徑等等,都是圍繞學生走向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和個人的興趣專長而確立的,學習成績是重要的,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在傳援知識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注重個人修養(yǎng)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提前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體會到社會中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為以后進入大學學習、走入社會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院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