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所在地及交通情況
赴日本留學,學校選擇東京及首都圈一帶,還是地方城市呢?地方城市比首都圈環(huán)境安靜舒適一些,而且可以與地域社會多有接觸。其次,交通便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二、學校硬軟件設施情況
判斷的標準包括有無留學生宿舍、有無居住介紹、有無和日本大學生的交流活動,有無相談輔導員制度,學校設備的充實度高不高,大學里有沒有設國際交流中心或留學生科等。
三、學校的課程內容
學校是否有提供你想學習的技巧及知識,有的即使學部相同,大學不同,課程就會有所不同。不能靠學校的名字判斷,充分地調查具體的教育內容非常重要。
四、學費
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能力,判斷可以進入什么樣的大學,各個大學對授業(yè)費的減免的比率和規(guī)定得到的獎學金的人數(shù)等都有所不同。
三、學校接待能力
除了在學費方面的支援以外,大學對留學生還實施什么樣的支援是重要的參考,判斷的標準包括有無留學生、有無居住介紹、有無和日本大學生的交流活動、有無相談員(輔導員)制度、學校設備的充實度高不高等。大學里有沒有設國際交流中心或留學生科(留學生中心),也是檢測大學是否重視留學生的標準。
四、留學生在籍數(shù)
留學生較多的地方,多是大學方面具備了接收留學生的一套完整工作系統(tǒng),如果有很多同鄉(xiāng)和先輩,可以解除孤身一人的不安。但是從另一方面講,留學生數(shù)較少的大學,學校方面可以照顧到每一個留學生,與老師和教職員直接接觸的機會也多。
五、入學考試和入學時間
日本的大學、大學院基本上都是4月入學,也有實施秋季入學的部分學科等。入學考試的時期各大學有所不同,所以應該確認報名日程和考試時間。關于入學考試,有的大學一年只實施一次,較快的大學在夏季就結束全部入學考試了。
六、入學的難易度
最近,日語學校的學生激增,造成目前大部分大學的留學生錄取競爭率超過1:2。對此申請的大學屬于什么水平的檔次、去年入學考試的結果和應募者、合格者的人數(shù)等資料,都可以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