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周是籠罩在夜色下的荒野,風(fēng)吹過草叢和矮小的灌木,發(fā)出一陣陣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聲音……我咬著牙,加快了步伐。我的雙腿依然沉重,但至少,我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要在這里,一個人面對這些“不必要”的困難和挫折。
——這里連載的是赴澳大利亞留學(xué)生殷格瀾的故事,他試圖用親身經(jīng)歷表達(dá)這樣的觀點:絕大多數(shù)留學(xué)生普通而平常,既非才華蓋世亦非留學(xué)“垃圾”,但他們的留學(xué)閱歷是受用不盡的財富。
兩次遭遇“不速之客”
搬到徐阿姨家后,我住的地方在228路公交車的第32站。每站間隔平均約800米,32站就是25公里。我通常早上7點多就在車站等候,花40分鐘跋涉25公里進(jìn)城,再花15分鐘換車到學(xué)校。
一天放學(xué)后,我回到住處,10多個室友坐在餐桌旁說笑,只有一個女孩低頭不語。我正好奇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浙江小伙漢斯對那低著頭的女孩說:“呀!你剛才真坐到60多站去了?”
不就是坐過站了嗎,我沒覺得有多嚴(yán)重。沒想到,幾星期后的一天,在我身上發(fā)生了一件更加悲慘的事。
一個周末,我?guī)б晃粍偟桨拇罄麃喌睦ッ骱糜延^光了一整天,吃過晚餐后,我送走朋友,拖著沉重的腳步獨自來到車站。才晚上8點左右,天已經(jīng)黑了,街道上行人稀少,醉鬼和流浪漢卻很多。
我坐在228路車站的長椅上,旁邊是一個濃妝艷抹的中國女孩,她一邊大口吸煙,一邊打電話。突然,一個衣衫襤褸、肥碩的女士走到我們面前說:“能給我一根煙嗎?”中國女孩用半睜半閉的眼睛掃了一眼來者,繼續(xù)打電話。那女士轉(zhuǎn)向我:“我需要一根煙!”“我沒有煙。”我回答!拔倚枰桓撍赖臒!小子!”我問:“你為什么覺得我有煙呢?”這好像激怒了她,她吼道:“我只是需要一根該死的煙!”我趕緊起身離開。
我快步走向下一個車站。3分鐘后,一輛巴士開來。這時,我聽到街道轉(zhuǎn)角處有人在喧嘩,是個醉鬼。這個家伙肌膚黝黑,滿臉毛發(fā),衣著破爛。他手里的酒瓶令我吃驚,因為澳大利亞很多地方都禁止飲酒或者攜帶不帶包裝的酒瓶。
巴士來到站前,我看到巴士的前兩位數(shù)字是“22”,還沒看清最后一個數(shù)字時,那醉鬼憤怒地摔了酒瓶,大聲叫罵著朝巴士走來。我趕緊跳上巴士,司機迅速關(guān)上車門駛離車站。醉鬼一邊大喊一邊追車,跑了大概半分鐘才氣喘吁吁地坐倒在馬路中間。
被出租車公司“拋棄”
我看了一眼車窗外,開始思索“自己為什么頻頻引來不速之客”。大約30分鐘過去了,我回過神來!霸趺催沒到?”車內(nèi)空空蕩蕩,其他乘客已無影無蹤!笆遣皇亲^頭了?”我沖到司機身邊,問他有沒有到達(dá)32站,他告訴我下一站就是。
到站了。向司機致謝后,我下了車,正準(zhǔn)備慶幸能在體力用光之前到家,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盞昏暗并不時發(fā)出“吱吱”聲的路燈,道路兩旁是茂密的荒草,烏鴉從荒草上空飛過。此時,巴士的背影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里,居然是224路!
我想到馬路對面乘坐巴士返回,卻被事實嚇得雙腿發(fā)軟——這是一條單行道!
短暫的呆傻后,我掏出手機撥通了出租車公司的電話。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如果出租車不停地在路上找客人的話,會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腿藫艽蚬镜碾娫捄螅緯䦟⒖腿说男畔l(fā)給離客人最近的出租車,空閑的出租車可以前往載客,既節(jié)能又提高了效率。
“你好,我需要一輛出租車。”
“請問你在哪里?”
“我迷路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可以告訴我你在哪個區(qū)嗎?”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只知道在224路巴士的32站!
“224路巴士的32站在哪里?”
“不知道,你能查查地圖,叫出租車來接我嗎?”
“很抱歉,這不屬于我們的服務(wù)范圍。希望你度過一個愉快的晚上,謝謝選擇我們公司,再見!
這通電話弄得我有些不知所措。還好我在手機里儲存了其他幾個出租車公司的電話。另一家公司調(diào)度的回答與上一家如出一轍,依然友好地祝我度過一個愉快的晚上。
“我為什么會在這里”
蹲在路邊,我猶豫著是否要撥打緊急號碼“000”求助。對了,徐阿姨應(yīng)該知道這附近的路。我迫不及待地?fù)芡诵彀⒁痰碾娫,剛接通,手機就沒了聲音。
在澳大利亞,只要撥打者和接聽者使用的是同一家公司的服務(wù),撥打者就有數(shù)百分鐘的免費通話時間,接聽電話則是免費的,F(xiàn)在,手機突然沒了聲音,只有一種可能——沒電。
幸虧手表還有電,F(xiàn)在是晚上10點半,路上的車子更少了。我開始往回走,雙腿酸痛不已。大約5分鐘后,我來到一座石拱橋前。我記得巴士經(jīng)過了這座橋,順著走下去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我準(zhǔn)備跨過這座橋,面前卻出現(xiàn)了三岔路口,我決定走右邊的路。
過了約20分鐘,這個決定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四周是籠罩在夜色下的荒野,風(fēng)吹過草叢和灌木,發(fā)出陣陣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聲音。我忽然回憶起關(guān)于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的知識:這里是野生動植物的天然庇護(hù)所,著名的野生動物有樹袋熊、袋鼠、鴨嘴獸,還有丁狗。
我不想提及丁狗,因為我此刻的所在地極可能是它們的地盤。丁狗經(jīng)常出沒于野外,群居,主要食物是肉。幾個月前,學(xué)校組織去動物園,我看到飼養(yǎng)員將半頭牛扔進(jìn)籠子里,五六只丁狗在5分鐘內(nèi)吃了個精光,只剩下血淋淋的骨頭。
我可不想像那半頭牛一樣。我加快步伐,過了大約15分鐘,我回到了三岔路口。這次我選擇了中間的路。此刻已是夜里11點,我口干舌燥。如果不出國,我也不會受這份罪。我的心情低落,腳步也慢了下來。
等等!我為什么會在這里?我是來留學(xué)的!我就是來接受磨練的,以后要有大作為,這點困難算什么?
我咬著牙,加快了步伐。我的雙腿依然沉重,但至少,我明白了自己為什么要在這里,一個人面對這些“不必要”的困難和挫折。
終于,224路巴士的第31站出現(xiàn)了!我在站牌前仔細(xì)端詳,撫摸這個牌子。
到家時已是凌晨1點半。
生活中的很多事會讓我們迷茫,特別是在異國他鄉(xiāng)獨自闖蕩的學(xué)子。有時候,只要多一份信念和堅持,就能找到正確的路。
來源:青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