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人妻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人人爽久久涩噜噜噜av,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色护士极品影院

警惕|英國留學生要警惕的幾種詐騙手段!

發(fā)布時間:2023-06-15

最近接到消息,好多在英國留學的同學說自己收到了詐騙電話,有些時候編得還像模像樣的,很難分辨真假。今天就幫大家總結了一下常見的幾種詐騙手法和借口,幫助同學們防患于未然。

1.詐騙手段

1)獎學金詐騙

對于留學生,特別是新生來說,很容易被假冒的學校工作人員所忽悠。這些人謊稱是校辦人員,告知你有一筆獎學金待領取,后續(xù)會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的方式通知你。事實上,獎學金的通知都是由學校官方郵件發(fā)出的,并且不會打電話發(fā)短信。如果詐騙者告訴你要用錢激活、發(fā)送信息或者登錄一些網站,那一定就是假的。

所以當收到獎學金或者工作offer的郵件時,不要光顧著開心了,先想想你有沒有申請過(學校的獎學金一般需要自己申請)。

這些詐騙分子,用的郵箱后綴名會跟真的機構、學校后綴名很像,不認真看會很容易信以為真。

2)電信詐騙

早在2018年,中國外交部12308熱線,以及中國駐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使領館,就曾就冒充大使館,領事館名義電信詐騙發(fā)布提醒華人華僑以及中國留學生的防騙公文。2021年,英國大使館再次發(fā)布了一則防騙公文。

然而即使到今日,騙子通常用大使館和警方的身份去偽造事實,騙你進圈套。

在南安普頓大學就讀經濟學碩士課程的CHEN同學就是此類電信詐騙的受害人之一。她損失了3萬英鎊(合人民幣約26萬),被騙光了學費和住宿費。

BBC對其進行了采訪,還原了騙子實施犯罪的大致過程。

據(jù)CHEN同學描述,她先是接到了一名倫敦快遞員的電話,說她寄往上海的一個包裹已經被攔截,警方懷疑有人盜用了她的個人信息,所以正在介入調查。隨后,CHEN同學又接到了自稱是“上海警方”的人打來的電話,指控她參與了一項洗錢活動。

就在CHEN同學還有所懷疑的時候,對方竟然直接報出了她的中國電話號碼、父母的姓名、年齡、在中國的住址。這位“上海警員”還告訴她,根據(jù)國內法律,證明她清白的唯一辦法就是給政府匯款,并且金額要求至少3萬英鎊,否則可能會受到法律訴訟。

詐騙分子利用留學生遠在異國、可能無法及時求助的漏洞,加上“涉嫌犯罪”的說辭,對其進行施壓。遭遇這次詐騙后,CHEN需要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兼職兩份工作才能負擔起在英國的日常開銷。這筆被詐騙的錢,幾乎是她所有的學費和住宿費。

南安普敦華人協(xié)會表示,除了CHEN同學,還有另外兩名學生各被騙走5萬英鎊(合人民幣約43萬),當?shù)鼐揭呀浡?lián)系了他們。三名學生累計被騙走13萬英鎊(合人民幣約112萬)。

簡單來說,文件被扣,每直接查物流和咨詢官方物流方就知道了。而要是真的犯罪了,公安機關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公民開具安全賬戶,也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公民進行轉賬,所有要求匯款的均為詐騙。如果要告知你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會第一時間上門見面,絕對不會僅憑一個電話

3)換匯詐騙

最近,留學圈發(fā)生了一起大事件:來自北京的一名在英留學生因為幫助犯罪組織頭目洗錢被起訴,涉案金額高達£85,000!

據(jù)英國媒體報道指出,被告為一名28歲的女子,名叫黃曉彤,來自北京,就讀于斯特林大學的出版?zhèn)髅綄I(yè)。據(jù)悉她在讀研期間,長期幫助一名格拉斯哥的中國犯罪組織頭目“大先生”進行非法現(xiàn)金交易,“大先生”通過她的賬戶和幫助進行現(xiàn)金藏匿、兌換以及轉移等活動。

黃女士還用這筆錢購買了包括名牌在內的“高價值奢侈品”,并支付了學費和住宿費。以及價值數(shù)千英鎊的昂貴葡萄酒被運回中國。

海外留學,大家或多或少都見過或經歷過私自換匯。這種看似便捷的行為,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一不小心就會被詐騙團伙盯上。通過微信、小紅書等社交媒體聯(lián)系私下?lián)Q匯,存在極高資金被騙風險。即使以“優(yōu)惠匯率”換匯成功,實際也存在被犯罪集團利用,在不知情情況下從事洗錢犯罪行為的風險,可能面臨執(zhí)法部門處罰,影響求學、就業(yè)和合法居留。

4)退稅詐騙

與國內不同,在國外生活學習也需要繳稅。如果對退稅手續(xù)不太了解,很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退稅時,騙子會自稱稅局(CRA)給新移民發(fā)短信和郵件,表示有機會可以得到高額退稅,只要在網上填寫一些個人信息,進而得到重要的個人信息如社會保險號、信用卡號等等。

有同學來稿說,自己曾收到一封來自于英國“稅務機構”的郵件,說她的購物金額達到了一定額度,可以獲得高額退稅。但因為她不熟悉退稅流程,就根據(jù)郵件里提供的網址,填寫了自己的信息,由于跟退稅相關,她也提供了信用卡號等等。后來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賬戶里的錢不翼而飛,才知道自己受騙。她也聯(lián)系了警方以及銀行,但被告知“不可能”把錢追回來。

注意,無論是欠稅還是退稅,稅局都只會通過信件而不是電子郵件來告知。

5)代寫詐騙

因為代寫,曾出現(xiàn)“中國留學生去世一個月,卻仍舊按時交paper……”的新聞。學生在11月中旬就車禍去世了,卻還在不斷地交作業(yè),做小測驗,甚至跟老師們保持郵件往來,上網課的時候在線卻不開攝像頭。

通過學生任課教師發(fā)文才知道,該學生把學業(yè)全權托付給了某代管組織。這類代管組織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并打著論文包高分、考試包過的噱頭騙同學繳費,實際上對成績并無任何保障。

因為糾紛,被代寫威脅,或者被代寫舉報等等恐怖的事件屢見不鮮。而這種case已經不是個例了。甚至出現(xiàn)過從來沒有過糾紛的同學突然收到學校的郵件說有人舉報其代寫,經過詳細了解后才發(fā)現(xiàn)寫手與中介方出現(xiàn)了糾紛,然后寫手把其手上的同學全部舉報!

出現(xiàn)這種事情除了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姓名信息外,最好的規(guī)避方式就是不要找代,不要找代!從根本上杜絕后患!

2.如何預防詐騙?

無法辨別是否為詐騙信息時,第一時間聯(lián)系中國駐外大使館或者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中心12308進行詢問核實以及尋求幫助。

騙子的手法千萬種,最后無外乎就是要騙你錢財,因此我們要注意:

1)不要“貪”,不要“怕”。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利、不要貪色,不要怕恐嚇、不要怕未經確認的事。

2)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當事人有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也不會直接參與處理公民財物,包括處理資金賬戶、信用卡、郵件包裹等事宜。在任何情況下,不會以電話方式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

3)國內公檢法等機關按程序辦案,不會以電話方式通知當事人涉案。在任何情況下,不會以電話方式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

4)如有任何電話要求當事人切斷與親友的聯(lián)系,或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時務必冷靜,待通過其他渠道核實情況后再做處理。即便緊急情況下駐外使領館電話通知當事人上述突發(fā)事件,也不會要求提供個人銀行卡或賬戶信息,更不會要求轉賬匯款。

5)在任何情況下,做出轉賬匯款決定前,要與朋友核實。

6)保護好個人信息和信用卡信息。在LinkedIn和Facebook上不要留自己的電話和住址;在不了解的網站不要輕易輸入個人信息;如果來電人向你索要錢或詢問個人信息,要先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外出消費,刷卡時,不要讓銀行卡離開你的視線。

7)利用網絡做調查。通過互聯(lián)網使用關鍵詞“evaluate”、“complaint”、或“fraud”搜索該公司或產品的名字,也可以直接搜索該電話號碼或者郵箱,看看是否有人舉報其為詐騙電話。

8)跟父母也溝通下國外的詐騙信息,把自己在國外的1-2個好友的聯(lián)系方式給到父母,如果聯(lián)系不到自己,讓父母也可以聯(lián)系自己好友確認。

9)如果信用卡發(fā)現(xiàn)被盜刷,要馬上聯(lián)系銀行,要求凍結,并告知被盜刷了。

10)如果發(fā)現(xiàn)受騙或聽到家人被騙,要立即向警方報案,聯(lián)系報告本人賬戶開戶行,要求采取止付、凍結等相應措施。

3.尋求幫助的途徑

在遇見緊急情況時,留學生可撥打12308熱線。該熱線由中國外交部為身處海外的中國公民和中國企業(yè)提供援助而創(chuàng)立,提供24小時領事保護與服務。

撥打12308熱線方法與撥打北京市普通電話號碼相同,即在國外撥打:+86-10-12308;在國內北京之外的其他省、市撥打:010-12308。

英國報警、急救電話:999

(非緊急情況報警撥打101)

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保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國駐英國使館:+44-20-74368294

(24小時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

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館:+44-161-2248986(24小時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

中國駐愛丁堡總領館:+44-131-3374449(24小時領事保護與協(xié)助)

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館:+44-7895306461(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