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私校越來越受歡迎,學校對于小留學生的態(tài)度也愈發(fā)開放,但是英國私校數(shù)量眾多,家長們依然需要擦亮眼睛。
關于英國私校的信息魚龍混雜,作為信息全面的權威平臺The Good School Guide名校指南也給國際生家長提供了擇校建議。
在這些建議中,不少都是中國家長非常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
擇校必備注意事項
中國家長最容易忽視這些
#01.
不要被”潛力“迷惑而本末倒置
不少學校都會看重學生的潛力,但是學術能力依然是學校關注的重點,尤其是16+階段。
The Good School Guide在指南中寫道:對于重視學術的學校來說,孩子會三四種語言或者會玩樂器,并不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
孩子的興趣愛好會是入學申請的加分項,但學術能力上的不足是無法用興趣愛好彌補的。
#02.
國際生比例需要衡量兩個方面
大部分家長都會關注學校的國際生比例,畢竟國際生比例高的話也就意味著英語語言環(huán)境會有問題,但同時很多家長會忽視:學校住宿生構成、是否提供英語課程。
在英國私校中不少都是走讀和寄宿可選擇的,部分學校雖然看似學校國際生比例正常,但是本地學生都是走讀,只有國際生住宿,因此英語環(huán)境也是大打折扣。
如果學校的國際生比例較高,還沒有相應的英語課程,也就意味著需要額外注意英語能力提升了。
#03.
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頂級私校對于學生的要求高,同時學術成績強的學校也有自己的標準,如果學生的英語非常拉跨,學校并不會因為申請者是外國人而網(wǎng)開一面。
另外需要注意匹配適合孩子的學校,不要因為學校的名氣大或成績好,就認為孩子非這里不可。
#04.
有必要參加夏令營、夏校、訪校
親身感受總會比網(wǎng)上獲取的信息更為真實立體,因此夏令營、夏校、訪校等活動能夠讓孩子對學校有直觀的感受,了解英國私校教育模式,同時為未來私校申請增加籌碼。
#05.
聽聽過來人的話
可以選擇并了解在英國及英國家長圈中口碑較好的學校,但不要過于迷信這些學校,因為如果學校常年接待海外家庭,不僅會照顧學生,也會通過組織家長社交來建立家長關系網(wǎng)絡。想要融入過于本土的學校也很不容易。
如果身邊有過來人,家長也可以和過來人聊聊,聽聽孩子在學校就讀的真實體驗。
02
擇校是門大學問
切勿掉以輕心
擇校一直都是家長們關注且焦慮的大事,種種因素好像哪一個都無法忽略,家長對于學校的評判標準都有自己的考量:
有的家長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有的家長看重學校排名、有的家長認為學術成績和升學成績更重要、有的家長希望學校管理嚴格、有的家長希望不要過于雞娃...
因此在選擇學校時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誤區(qū):
#01.
想要學校十全十美
英國私校數(shù)量眾多,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在課外活動、運動上也有自己的喜好,學校也很少有十全十美的:
有的學校排名高、名校錄取率高,但是國際生比例也很高,沒有語言環(huán)境和課外活動;
有的學校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限制學生的選課,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長處,但學術成績并沒有非常優(yōu)異;
有的學校ALevel成績A*-A率高,但是學生選課局限性大,學習壓力也大,成績不足的學生也有被勸退的風險...
#02.
過于迷信排名
很多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會過于看重排名,認為排名好、成績好的學校一定不會差,秉持這個想法選私校往往會有非常大的問題。
在私校排名中,大部分排名的唯一評判標準就是學術成績,可能涵蓋GCSE、ALevel、IB成績等等,在私校排名上家長們能夠看出學校的學術成績好壞,側面反映學校學術能力與教學情況。
但不少英國頂級私校的理念并不是以追求最優(yōu)異的成績?yōu)槟康?,學校認為成績無法全面反應學校教育水平,出于保證學術品質,不讓學生淪為考試機器的目的,拒絕公布成績,造成榜上無名的情況出現(xiàn)。
以學術成績作為唯一基準的排名只能是參考,而非主導或決定因素。
其實在選擇學校這件事上,家長們最重要的依然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學校學術能力、升學結果、課外活動、申請支持、住宿生活等方方面面。
挑選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才能發(fā)揮出孩子的最大潛力,而不是過于看重排名、成績、名氣,一味地選擇不適合孩子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