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是大三在讀學生,GPA3.4,T86,G準備5月份考試,目標是前50左右的大學商學院,申請10年秋季的會計碩士。
1、GPA在申請過程中的重要性有多大?是只要達到標準就好還是怎么樣?
這個問題同樣是要看學校的要求,有些學;静辉趺纯紤]gpa,當然也不能太爛,但是有個底線吧,4分制,85分算4分的話,3分是基本要求,這個基礎上高些沒有壞處。有些學校把這個作為很重要的標準,例如LSE,要求所有申請者的平均分要有85/100。所以希望各位同學還是要兼顧專業(yè)課的學習。另外就是有些普通科目的分數和專業(yè)課可以分開算,后者最好比較高。
2、T肯定是要重新考了,那想申請前50左右的學校T跟G又一般需要達到怎樣的成績?
托福的成績,至少80,申請好的學校最好要有100分,希望得到助教職位的口語部分最好過25.GRE、GMAT也是一樣,其實最重視的學校一般都是在20-50之間的,頂級的那些其實很看導師自己對你的眼緣,還有科目方向的興趣。GMAT最好過650,GRE最好是1300+5.順便說一下,如果GRE寫作很差,例如只有3分,那么這個成績可能意義不大。
3、我們專業(yè)很少能夠跟老師一起做研究項目,我下個學期可以跟一個老師進行不是本專業(yè)的但與本專業(yè)有關聯的學生研究計劃,不知道這個研究計劃的作用有多大呢?
這種東西最后要讓老師來證明,最好寫推薦信的時候說,至于和本專業(yè)的關系,也要有清楚的說明。還有就是這個計劃本身,和所申請學校的關系大小,也很重要。
4、發(fā)表論文對申請的優(yōu)勢有多大呢?假如想發(fā)表論文的話,要發(fā)表在哪一等級的期刊上算是真正的發(fā)表呢?
論文的等級至少是省級以上才有意義,如果能進國際期刊網那就很好了,有一篇基本就可以了。實在很難的話,其實可以申請和目前的老師合作出版,例如你負責些簡單的工作,作為第三作者,只要能搜到名字就可以。
5、據我所知,申請的時候要寫三封推薦信,這三封推薦信都是要找本專業(yè)的老師,那外校外專業(yè)的老師可以么? 或者說,這三封推薦信最好是哪些人來寫呢?
推薦信2-3封均有,推薦人的標準是:直接,密切,學術。就是說推薦人自己要了解被推薦人,不能只是看其名聲大小。所以有可能的話,最好是自己的老師。如果覺得不夠檔次,那么可以多參加比賽,多寫文章,讓更多的人能以各種方式滿足我所說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