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理財專家表示,目前許多銀行都有外匯買賣業(yè)務,學子們完全可以利用該業(yè)務在換匯中節(jié)省一些支出。因為,銀行的外匯人民幣牌價是一天一個價錢,而外匯買賣的匯率是隨時隨地在變化。
例如,需要換取1萬澳大利亞元,按照銀行某日的人民幣牌價,需要支出人民幣49080元,而如果選擇外匯買賣,換取美元的話,情況就不同,按照某日的匯率0.5862/0.5892,1萬澳大利亞元需要支出5892美元,而5892美元的換匯只需支出人民幣48844.09元,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人民幣235.91元。
另外,許多客戶在換匯后,往往都選擇電匯這種匯款方式,而忽略了其他匯款方式。
其實,票匯也是一種很好的匯款方式。如果首次出境在國外尚未開立銀行賬戶,而所去留學的城市正好有中國銀行,那票匯將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攜帶方便,并可以節(jié)省費用。
例如,去英國倫敦留學,學費1萬英鎊,在換匯后,選擇電匯將支付手續(xù)費人民幣283.20元,而票匯只需手續(xù)費人民幣133.20元。
如果選擇電匯,最好選擇收款行中信銀行的簽約銀行,這樣將省去匯款的中轉費用,加快款項到賬的時間。
同時,在“是一次性換匯劃算還是分期換匯劃算”這個問題上,相關專家表示,從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到目前6.85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自去年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近20%,進入2008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加速趨勢明顯,針對近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反彈,專家建議家長,分批兌換,分攤成本。具體來說,可先購匯交學費,再購匯“充實”生活費。
在國外最好刷卡消費
總的說來,銀行提供的匯款方式不外乎電匯、票匯、信用卡和旅行支票等,電匯固然安全快捷,但手續(xù)費較高;票匯雖然劃算,但匯款速度相對較慢。隨著出國留學人數的逐年遞增,各大銀行也紛紛發(fā)力,相繼推出不少針對留學生的信用卡產品,有專家建議國際卡是首選。國際卡可以實現快速外匯的夢想,父母可利用主卡在境內辦理存款業(yè)務,孩子只需攜帶一張副卡就可以在境外消費、取款,同時,父母還可以通過賬單了解孩子在外的消費情況。 目前,多家銀行都有雙幣信用卡,且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總體上可以歸為三類。一是通用型。現在大多數發(fā)行的雙幣信用卡是人民幣-美元卡。在非美元國家消費,銀行在進行不同貨幣兌換時,先將當地貨幣兌換成美元,再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具有匯率風險。此外,在涉及多種貨幣之間的結算時,持卡人還需要繳納占消費金額1%至2%的“國際信用卡外匯匯兌手續(xù)費”。但國際信用卡的匯率結算都以國際信用卡組織大筆購匯的匯率為基準,所以還是比個人購匯所用的匯率劃算。
二是省錢型。如銀行推出的多幣種雙幣卡,有歐元卡、港元卡等,其記賬貨幣和結算貨幣都為歐元或港元,直接折算成人民幣,減少因折算而產生的部分匯率損失。且直接以當地貨幣作為結算手段,無論消費還是取現,均可節(jié)省每筆1%至2%的貨幣兌換手續(xù)費。
據測算,同樣在歐洲國家消費,同樣是消費2萬元人民幣,使用歐元卡和美元卡消費,歐元卡要節(jié)省手續(xù)費至少600元人民幣以上。
三是實惠型。目前,持中國銀聯卡的旅游者可在新加坡、美國、法國等30個國家和地區(qū)刷卡消費。銀聯人民幣卡持卡人在境外刷卡消費或提現時,中國銀聯將統(tǒng)一按交易當日國內銀行公布的對當地貨幣的人民幣賣出價,把交易金額轉換成人民幣,在持卡人賬戶上扣款。雖然實際上與用人民幣購匯承擔的匯率一樣,但能避免使用現金多次貨幣轉換的匯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