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幾千報名的學生中挑選錄取誰的時候,要衡量許多因素--在高中的學習成績、全國統(tǒng)考成績、一技之長、領導才能、義工記錄以及你在填申請表格時所寫的幾篇作文、老師寫的推存信,等等。越是好的大學,越強調(diào)它們在錄取學生時沒有統(tǒng)一固定的標準,而是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個人來評判〗
引言:為什么要申請名校?
與很多其他的中國學生不一樣,我在十年級以前并沒有仔細想過要上哪一個大學。記得那時我們家也并不特別注重\"名牌\",父母的意見甚至是,如果爭取不到資助,就上我們所在的美國新澤西州學費便宜、教學質(zhì)量也不錯的州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說到底,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成不成材,主要是看自己是否努力。但后來這種想法一定改變。
許多過來人對我們說,盡管在課堂內(nèi),名牌大學的教育質(zhì)量不一定比一般的\"非名牌\"大學好多少,但在課堂外,名校學生和教授的素質(zhì)卻能比一般大學高出一籌。在一九九八年五月中國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期間 \"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前華人校長田長霖博士說,未來的大學必須非常關心學生的生活 ,因為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的東西,往往比課堂上學到的多。這番話也指出不能光看課堂上如何。大學本科四年是人生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你交下什么朋友、建立什么社會關系、認識什么教授、被哪種人影響、被哪種學習環(huán)境薰陶、遇到什么樣的機會,這都與你去哪所大學至關重要。這此,尤其是\"機會\",也許就是名牌大學能給你提供的最重要的資源。
另外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社會各界--研究院的招生工作人員、公司的人事部負責人、各種基金會的項目審核小組成員--簡而言之,那些可能決定你的未來命運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對名牌大學有一種固定的印象。\"名牌大學\"被社會各界推崇,這已是既成事實。它們的一舉一動會比\"非名牌大學\"產(chǎn)生的社會影響要廣泛,它們在人的心目中確實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成為\"優(yōu)秀\"與\"杰出\"的代名詞。不管你是否贊同這種印象,它們的確是許多人做出選擇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從這一點看來,那些望子成龍的中國家長們急切地想要子女們進 \"名牌大學\",也是不無道理更無可非議的。
還有,名牌大學的名氣到底從何處而來?名牌大學不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像哈佛大學建校三百多年,在高校林立、激烈競爭中穩(wěn)居美國高等院校的榜首,靠的是實力,絕不是浪得虛名。一個學校的實力由多種因素構成,取決于財力是否充足,招生是否嚴格,教授的教學質(zhì)量如何,它在各個學術領域的影響大小,以及學校本身不斷創(chuàng)新,隨著社會需變化而調(diào)整的彈性。
當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名牌大學不是十全十美,要不是學生成材的絕對保證。我想這一點無須我多繞舌。
一、開始要早:對目標與步驟心中有數(shù)
于是,升入十一年級,我開始為申請大學作準備時,就更多地注意美國的名校了。其實,我這時開始還算晚了一些。所有的高中學生顧問都會告訴你,為上大學作準備應該從一進高中(即九年級時)就開始,越早開始越好。最好是在上九年級前就有大概的目標,高中四年上什么課程,參加什么課外活動,競選什么學生課外社團的職位,暑假時干什么,等等,都要圍繞這一目標來安排。因為在報考大學時,審核人員不光要看你在高中的成績、榮譽和課外活動記錄,也要看你在高中四年是否有計劃、有目標地受教育,你的課程是否承上啟下,課外活動參加得是否有連貫性、邏輯性。最主要的,也就是看你在這 四年中是否有進步,常常有學生九、十年級時還一團漿糊,沒有把心思放在學業(yè)和功課上,等到十一年級突然開竅,意識到進大學對于一生的重要性,可到這時也晚了。頭兩年的成績擺在那里,教師和同學對自己也有成員,到這時才想改變局面已很難了。我有個朋友的情況就是這樣,非?上В罕M管他十一、十二年級的成績不錯,但是最后還是沒有被他最想去的康乃爾大學錄取。
不同于亞洲國家的大學系統(tǒng),美國的大學均獨立招生。美國大學招生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們,在幾千個報名的學生中挑選錄取誰的時候,要衡量許多不同的因素--在高中的學習成績、全國統(tǒng)考成績、一技之長、領導才能、義工記錄以及你在填申請表格時所寫的幾篇作文、教師寫的推存信,等等。越是好的大學,越強調(diào)它們在錄取學生時沒有統(tǒng)一固定的標準,而是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個人來評判。
幸運的是,我在高中頭兩年的成績還不錯,門門都在榮譽班得A ,年級排名在前十名之內(nèi),與老師的關系也很不錯。在課外活動方面,我一進高中就參加了學校的文藝刊物編輯工作。我業(yè)余酷愛寫詩,在高中第二年當上了校刊的詩歌編輯,看來也很有可能在第四年當上主編,并多次在校內(nèi)校外發(fā)表自己的作品。我對自己進行客觀的估計后,覺得照當時的成績和全美預考(PSAT)分數(shù),即使進不了\"三強\"--普林斯頓、耶魯和哈佛,進錄取率較高、競爭相對不那么激烈的康乃爾大學或西北大學還是可以的吧?
二、學習成績:
GTPA和班級排名盡管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各個學校還是一致同意,最重要還是高中時的成績。大學招生人員要考察的申請者在高中時的成績,主要從三個層面審核:在學校成績單上的成績(用ABCDF字母來表示,連同加減號,可以分出十來個等級)、平均成績(Grade Point Average,簡稱GAP)和年級排名。這些數(shù)據(jù)對于學校的意義都不一樣:字母成績表明在某門課程的水平,成績平均分數(shù)是高中四年總成績的總體表現(xiàn),而班級排名是與其它班上的同學相比你在班級中的位置。選修課程難度級別不一
除了這些數(shù)據(jù)以外,大學還要看你所選課程的難度。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中介紹,美國中學許多制度與國內(nèi)大相逕庭:國內(nèi)每個學生屬于一個固定的班集體,而美國這里則每個學生的課程表都是\"獨一份\",每個學生按照學校有關規(guī)定,在家長與學生顧問的指導下,選不同的課程,于是他便屬于許多\"班集體\":上英語課跟這一幫同學在這個教室,上數(shù)學課卻跟又一幫同學在另一個教室,上社會學課又跟另外一群同學在另外一個教室。上課相聚交談,下課各奔東西。這樣不屬于某個固定班集體,很難培育出班集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也很難與同學發(fā)展出較深的交情。
每個學生所選課程的難度是不一樣的,\"含金量\"也就有高下之分。像我們高中,課程分為有三種-- \"普通班\"(regular class)、\"加速班\"(accelerated class)和\"榮譽班\"(honorclass,有的地方叫gifted class),各班進度不一樣,類似國內(nèi)的慢班、快班。從\"普通班\"上到\"加速班\",或是從\"加速班\"上到\"榮譽班\"不僅需要在原來班上成績優(yōu)秀和班上老師推存,還需要獲得學生顧問和系主任的同意,不那么省事。另外,已經(jīng)在\"榮譽班\"的學生們也別以為就可以高枕無憂高了--每學年結(jié)束都要審核一次,把在班上成績落到末尾、學得吃力的學生們降到下一級去。自然,大學招生人員會對那些有資格上較難課程,在榮譽班和加速班的學生們給予青睞。
除了榮譽班之外,我們高中還開設\"AP課程\"。\"AP\"是\"超前定位\"(Advanced Placement)的簡稱,是某些有條件的高中所開設的相當于大學程度的課,每年五月份以后,上完AP課程的學生們可以參加美國全國性的AP科目考試。如果在此項考試中得了五分或者四分,不但可拿大學的學分(美國大部分四年制的大學承認AP學分),也顯出學生本人有能力成功完成大學的某些課程。這在申請大學時顯然是一大優(yōu)勢。AP考試在報考大學中的重要性,我在下面\"與大學錄取的有關考試簡介\"中還會提起。
我讀高中四年,所有必修課上的都是榮舉班和AP班。還修課中,除了高中二年級上了一個普通的寫作課之外,其它幾年都是上超速級或是榮舉級的選修課,比如西班牙語,或者AP歐洲歷史。平均成績(GPA)換算方法復雜美國各州有很大權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標準規(guī)格五花八門。高中學生的GPA各地有各地的標準,有的是四點零制,有的是四點三制,還有的是五點零制。
我的高中GPA系統(tǒng)是四點一制,也就是說,A+是四點一,A是四點零,而A-是三點九,B+ 是三點一… 以此類推。如果GPA在四點O左右,就相當不錯了。我在高中四年的積累GPA一直保持在四點O上下。但我們高中是否在榮譽班上課并不計算入GPA中。而有的學校如果學生上榮譽班的話,還給他的GPA加分。我有個在全國夏令營認識、后來與我一起考進耶魯?shù)哪猩,GPA經(jīng)過種種加分之后,竟是五點六五,真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由于各州規(guī)定不一,當然給大學錄取帶來很大困擾,誰能鬧得清來自哪州的某個高中生的四點零,比來自那州的某個考生的四點五是高些還是低些?現(xiàn)在許多大學要求高中的學生顧問在學生報考大學的申請表人,把學分變換成四點零制,以便比較。
年級排名弊大于利
許多高中因為年級排名引起學生之間惡性競爭而把它廢除了。像我所在的高中,就在我畢業(yè)后的一年不再公布年級排名,而改為用\"百分制\"--只向大學報告你的成績在全班位列前百分之幾。我得知消息后,只得感嘆我沒有趕上好時候。
在我的年級,學生的競爭相當激烈,對年級排名看得也很重,誰是前十名之內(nèi),誰是前二十名之內(nèi),同學一個個好像都是瞎子吃湯圓,心里有數(shù)。班級排名的算法十分復雜,給榮譽班、加速班得A,后者的A含金量低(普通班的A往往只相當于榮譽班的C,加速班的A則相當于榮譽班的B)。因此,年級前十名的學生都是榮譽班的佼佼者,而在普通班或超速班的學生,不管你成績多好都別想擠進去。我在高中的成績并不是最好的,對那些門門在榮譽班里得A的同學,我自嘆弗如。畢業(yè)時,最后總排名,我在四百二十六名應屆畢業(yè)生中是第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