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成功的因素:由于我有很多順利拿到OFFER的朋友,再加上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我可以把這個問題說清。當然,這些只適用理科生,至于文科生要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我想我會在以后抽空寫一些(當然,是我那些文科朋友的經驗)。
理科生究竟要看什么呢?其實這個問題也不好回答。因為成功拿到OFFER的同學學術背景也千差萬別。不過我想有幾點是肯定的:首先:TOEFL和GRE超級不重要。相信我,這個絕對是金玉良言。相對來講,TOEFL更重要些,這可能是因為有些學校根本就不看GRE(尤其是加拿大學校)。TOEFL他們一般要求過600,有的還要TSE(比如DUKE)。另外TWE也是很多同學關心的,我覺得這個不太重要,對于文科生,TWE是很重要的,比如法律的就要求要過5.5。理科生一般能過4.0就行了,當然低于4.0我覺得也沒什么。我本人的TWE分數(shù)是5.0,在申請中既沒有優(yōu)勢也沒有劣勢,哈哈,雞肋而已。至于GRE,我很難說清,因為不同學校差異太大了,還有就是我們這些機考的成績都很高,沒有什么說服力,人家就更不看了。OK,G,T就是那么回事,千萬看開。
還有就是GPA的問題,這個就更不好說了,記得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去新東方讀TOEFL時,他曾言辭激烈的批評了一個GPA很低的GTER,意思就是你這種GPA還想出國?總之很久以來我一直以為這個是很重要的東西?僧斘易约荷暾埥Y束后,我又有了不同的想法。因為我遇到了太多GPA低得嚇人的同學卻走了好的嚇人的學校。記得一位好兄弟以非常低的GPA拿到了美國一所非常有名學校的全獎,大家不要以為他是走了什么好運,他可是完全憑自己的真本事拿到OFFER的。還有一位老兄,GPA超過90/100,年級前十,最后一個OFFER沒有,不得不接受今年申請失敗的結局。所以GPA的重要性要受到質疑,不是說否定,是要質疑。往往人們都有一種錯覺,年級第一或年級前幾名總是比別人有優(yōu)勢,總是更容易拿到OFFER,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我不認為本科成績好就能決定什么事情,相反,申請是一個考察綜合因素的過程,很多因素都起著關鍵作用。比如說RESEARCH,如果你申請了某一個教授的獎學金,或者某一個學校的某一個方向,那么你在該領域做過什么就很重要,相應的就是你出過什么PAPER,這也表明你在你的領域中的成就,當然要記住,PAPER是要在SCI上發(fā)表的,引用率還要超過一定的值(這個也挺有趣,以后我會介紹介紹)。除此之外,你學過什么課呀?你是否到一些工作崗位上經歷過磨練呢?你有沒有編過一些商業(yè)軟件?你讀沒讀過一些國際上知名的論文呢?這些都要考慮,而GPA在這里起的作用,可以看出是很有限了。
我這里要特別提一下申請費的問題,如果你是學物理或化學的,你可以試著逃一些,但如果你不是這些專業(yè)的,我不建議你逃,除非是你家里真的負擔不起。我們好不容易申請一個學校,本來能不能拿到OFFER就不好說,你還要鉆這種空子,如果人家因為這個不審你的材料,你陪不陪呀?頂多一萬多塊錢,和將來所能得到的獎學金來比實在算不了什么,值得。
好了,申請這個東西很玄妙的,我覺得跟一個人整體素質息息相關,我不是說書呆子就申不到OFFER,但我覺得,一個人格完整,善于交際,勇于動腦,勤于思考,有魄力和膽識的人更容易拿到OFFER,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要看什么人運氣好拿到了OFFER,或什么人靠耍小聰明拿到了OFFER,人家自然有人家的優(yōu)勢,人家也自然付出了你沒付出過的努力,我始終覺得老美他們的這種申請制度是很合理的,一個個綜合性的人才被篩選了出來。
好了,按慣例,我還要說一些題外話。今天我想說的是拼搏改變命運,其實人人都有很多夢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放棄了夢想而逐漸變的平庸,有的人甘心平庸,他們甘心就這樣平凡的過一生,而我們不要做那樣的人,永遠抬著頭向前看,想別人不敢想的東西,再加上執(zhí)著的努力,就能像新東方校訓說的那樣:人生終將輝煌。這里我也愿所有不甘平庸的同學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尋找到燦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