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海小伙子陸奇峰赴新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留學。如今,畢業(yè)在即,他有何留學經驗?希望他的感受能對即將踏上留學之旅的年輕朋友有所幫助。
屈指算來,去惠靈頓快3年了。其間,我經歷了留學生活的酸甜苦辣。常常在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中努力尋找真正的自我。也許因著那份堅定信念,才使我能夠一如既往地向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行,不斷成長。
我覺得出國留學不能單單理解為“鍍金”,應該是一種自我歷練和自我增值的過程(Value-adding process)。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機會開拓視野,學會獨立,還要不斷領悟和總結,從而使留學的成本投入得到最大回報。
目標明確效率高
首先,作為一個留學生,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我們可以先設立一個個人戰(zhàn)略目標,比如成功完成學業(yè)、找到理想的工作等等。然后把這個大目標化成學期目標、星期目標等。比如,我每個學期都有自己的任務和目標,把它貼在墻上時時督促自己要完成任務。大家可能會說目標都是虛的,而且定出的目標可能在不斷變化,一定很難實現(xiàn)。
學會利用資源
利用好各種資源能使自身迅速增值。許多同學在利用資源這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而且不懂得學習的方法。其實,新西蘭有很多學習資源可以利用。譬如學校的圖書館,它的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平時趕作業(yè)上,更重要的是在平時閑暇里的耳濡目染。維多利亞大學的圖書館底樓有許多對中國歷史和當前形勢的分析和評價的刊物,9樓放映室有許多討論中國發(fā)展的紀錄片,對中國歷史和政治經濟形勢感興趣的同學一定可以大飽眼福。對新西蘭政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利用人在惠靈頓的地理優(yōu)勢去國會聽一場辯論,那種不同政黨因對新法案發(fā)生分歧而爭得面紅耳赤的場面令人難忘。喜歡獨自旅游的朋友還可以在行前去Tepapa看一些景點介紹的錄像,從而事前對景點和行程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出國留學要花高昂的費用,如果不會利用或沒有充分利用國外各種學習資源,豈不是極大的浪費?
要苦讀,更要聞窗外事
從長遠意義上來說,我個人認為視野的開拓遠比單純獲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更為重要。有不少同學整天埋頭苦讀,兩耳不聞窗外事,認為這樣就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將來能找到理想工作。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這種看似用功的做法其實限制了一個人的思維。其實,要在留學生活中獲取一定的價值,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主動地去開拓視野,進而培養(yǎng)自己對一些未知領域的興趣。我在和一些優(yōu)秀的外國學生接觸中感觸最深的是他們的知識面要比我們中國留學生開闊很多,思維也十分活躍,有些學生對實事的分析十分精辟和獨到,這些都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
其實,開闊視野可以從每天閱讀報紙做起,F(xiàn)在許多媒體網站都有對目前國際上的一些趨勢和重大事件有深刻而具體的分析。不少同學常常抱怨寫作時舉步維艱,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這些新聞少有涉獵。
在求學過程中,我對國際關系和政治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有空還會寫一些心得體會。通過這種視野開闊和思維訓練之后,我感到受益匪淺。特別是在自己領域的寫作中常常能夠游刃有余,才思泉涌,對問題也能夠做到多角度進行分析。
來源:53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