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歷認證小組12月將赴京協(xié)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學歷互認細節(jié);預計至2009年中期,兩岸學歷互認將分兩步逐步開放,大陸每年可有1000名學生赴臺讀大學。最近兩天,第四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論壇在廣州大學城廣東工業(yè)大學隆重舉行,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臺灣高等教育學會負責人透露了上述利好消息。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率20多人參加10日開幕的兩岸高教論壇的臺灣代表團團長、臺灣高等教育學會理事長楊國賜表示,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學歷互認措施正在相關研究工作中,“這其實早于10年前就已經(jīng)規(guī)劃做了”,而兩岸的學歷認可將是逐步進行的過程:第一步是臺灣認可39所大陸重點大學的學歷;第二步擴大至70多所“211工程”的院校。
為此,12個月,臺灣一個學歷認證小組將趕赴北京,就兩岸學生簽注、學習和居住安排等細節(jié)協(xié)商和溝通!邦A計至2009年中期,海峽兩岸的高等教育學歷互認就可以正式起步,逐步開放!睏顕n表示。
據(jù)了解,2006年3月,大陸單方面承認了臺灣教育行政部門核準的臺灣高等學校的學歷,但臺灣方面一直不予承認大陸高校學歷。另據(jù)透露,學歷互認起步后,臺灣高校可能先從研究生教育開始嘗試兩岸學生交流,待條件成熟后再開放本科教育。
據(jù)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負責人表示,“臺生”到大陸讀大學,通常是通過參加大陸高校港澳臺招生考試進入,每年考生大約有5000人左右,而且中醫(yī)藥學、法學、財經(jīng)等專業(yè)都是“臺生”報考熱門。而臺灣高校大學生只能利用暑假或寒假到大陸高校進行短期訪問!芭_生”當大陸大學生的另一途徑,則是通過臺商子弟學校。
稿源:未名空間(www.mit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