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的大學走廊里,隨處可以看到溫馨色調(diào)的沙發(fā)和桌子,學生們在那里暢所欲言進行著各種討論,這是中國校園里難得看到的。
瑞典人有個很獨特的愛好,喜歡在上午10時和下午3時聚在餐桌邊,享受著面包和咖啡,同時談天說地,教授和學生也喜歡這樣的活動,瑞典人稱之為“fika”,是在上課和休息之間的很好的過渡。
我所在的專業(yè)為“社會與健康”,是通過深入學習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革,將其與社會健康狀況有效結(jié)合,從而更好地提高和優(yōu)化國民人口健康狀況。在授課方面,首先要提到教授謙和同時不乏幽默的態(tài)度,學生的自由提問,都會得到教授們的耐心解答,即使是被突然的提問打斷,教授也會回答,如果無法回答,他們會很誠懇地說不知道。
第二點是治學嚴謹。每周我們都有大量的材料需要閱讀,出自不同國家不同著作的各個章節(jié),都是教授認真挑選出來的,通過打印和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學生。學生的論文嚴禁抄襲,引用資料要仔細注明作者及來源,教授會在評注中詳細評價論文的完成情況,如果有任何一點抄襲或挪用,將視為作弊。
第三點是師生之間互動,除了課堂上的問答,教授還經(jīng)常通過電子郵件與學生溝通,對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都很關(guān)心。
像所有歐洲國家一樣,大學課上討論是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每個人提出問題,都要被學習小組關(guān)注和討論,討論中貫穿著思辨、質(zhì)疑以及補充,同學們來自各個國家,十分積極活躍,經(jīng)過每周一次的討論開放了思路,也打開了眼界?梢钥闯觯喿x是理解和總結(jié)的基礎(chǔ),論文總結(jié)是體現(xiàn)學習效果和加深印象的方法,而課堂討論則是擴充知識開闊眼界的最佳途徑,同時促進了對各個國家國情的了解,看到不同國家對國民健康所采取的積極政策和有效管理方式。獨立思考與相互促進的教育方式,讓留學生體會到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途徑,在有效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觀念也得到了更新,更加重視團隊合作精神,學會了質(zhì)疑、傾聽和集思廣益。
留學過程中,與外國人交流是每個留學生的“挑戰(zhàn)”。
第一,語言過關(guān)是基本條件。初到異國的留學生要放棄靦腆疑慮,勇敢地和外國人溝通,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耐心,同時收獲語言的進步。
第二,融入當?shù)厣詈苤匾。比如瑞典人非常喜歡以聚會的形式交朋識友,即使初次見面,也會成為朋友。留學生參加這樣的活動,能給平日孤單的生活增添樂趣,在人與人最自然的交往中培養(yǎng)新的習慣和品行。(閆宏菲)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