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考試
英國語言考試普遍更喜歡雅思,而美國更喜歡的是托?荚,現(xiàn)如今在疫情的情況下,有些同學同時考雅思和托福會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強烈建議同學們去考托福,而不是雅思,因為雅思考試成績在美國有一部分大學是接受的,但是托?荚嚨某煽冊谟旧纤械拇髮W都是接受的。
2、課外活動
美國的大學在招生的時候希望看到學生們全方位地發(fā)展,也就是說除了成績要比較優(yōu)秀之外,他們還在乎學生是否有做一些課外活動,比如在學校的社團里面擔當領導的職位,或者是參加一些競賽或者是公益活動。但在英國大學雖然也希望看到同學們全方位地發(fā)展,但他們更注重學術能力以及你是否具備一個學者的素質,所以在課外活動方面,英國和美國招生的偏好會有所不同,同學們在寫文書以及準備簡歷的時候,重心不要放錯地方。
3、文書以及簡歷
英國的文書大家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文章形式的簡歷,在開頭一段簡單自我介紹之后,學生們就可以寫一些跟自己申請方向相關的活動或者經歷。比如你在高中的時候上過這個課程,你學到了什么,或者說你做過這項課外活動,參與過這個項目,從中獲得了怎樣的能力以及成長。英國大學比較注重你的學術能力,比如希望在文書里面看到一個學生跟申請的方向相關的一些活動和一些成長,而不是非常注重你的公益項目或者其他的一些社團。
美國雖然也注重你的學術能力和學術經歷,但同樣非常在乎跟申請的方向不相關的、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經歷。美國的文書可以把它理解為個人的一個短故事,在故事中要體現(xiàn)出你個人的成長,思想的深度及成熟度,是否關注社會發(fā)生的一些實事。所以美國的文書,你不要用英國文書的套路去寫,美國文書的重點在于你個人的成長,個人的特質,而英國文書的重點在于你在相關的領域有過怎樣的成就,做過什么樣的項目。
同理簡歷也是如此,英國的簡歷在開頭那些標題,首先你要寫跟申請領域相關的內容,比如申請生物學,你要把生物相關的一些實習經歷,研究經歷,一些課程放在開頭的部分去寫,接下來再寫其他的內容,比如會編程,掌握哪些語言,做過什么公益項目等等。而美國的簡歷,獎項越大的,社會影響力越大的項目要越往前寫,并不一定是專業(yè)相關的活動越往前寫,當然如果是同等級的兩個活動經歷或獎項,那么還是挑與專業(yè)相關的寫前面。英美簡歷的準備跟文書的邏輯差不多,其區(qū)別一定要分清楚。
4、高中課程
英國最喜歡的一些高中課程,包括A-Level或者IB,美國是AP或者是IB,這些都是西方國家的一些大學預備課程,比普通的高中課程要稍微深一些,稍微難一些。在申請大學的時候,這些都是非常大的加分項。
5、申請時的區(qū)別
美國大學在申請時,你有幾個選項:是早申請也就是綁定性申請,還是常規(guī)申請也就是非綁定性申請。早申請一般錄取率比常規(guī)申請高3-5倍,但缺點是第一,早申請的提交時間比常規(guī)錄取要早幾個月。第二,如果早申請被錄取,你只能去這一所學校,這是有法律效應的一個綁定性質。所以美國的申請一定要注意錄取的限制性質,但美國大學申請的優(yōu)勢是可以以無專業(yè)的形式去申請大學,被錄取之后,可以等到大二甚至大三的時候再去決定專業(yè),或者你在大三想要轉專業(yè)也是非常方便的。
英國大學在申請的時候沒有早申請或者常規(guī)申請的選擇,在申請前跟中國一樣,要提前定大學和專業(yè),進入大學之后,想要轉專業(yè),跟美國大學相比,會難很多。所以申請英國大學和美國大學各有利弊。
6、錄取機制的不同
美國大學有一個Waitlist,也就是等待列表:大學沒有立刻接收你,也沒有立刻拒絕你,會把你放在一個等待列表上面。他們的操作流程是這樣的:大學會先選擇錄取一批人,如果這一批人里面有些學生去了其他學校,不來這個學校了,那么他們就從等待列表里面選一些學生再給他們發(fā)錄取信,所以等待列表里的人收到錄取信的時間比普通錄取要稍微晚一些。如果申請的學校是你特別喜歡的或者學校排名特別高,專業(yè)特別強,那么也是值得等一等。
英國沒有等待列表,有一個叫做Clearing,你在申請英國大學的時候,系統(tǒng)只讓你申請5所大學,如果你很不幸被5所大學全部拒絕了,你可以進入第二輪。也就是說所有能夠進入Clearing申請池的學生,都是在之前申請的時候被5所大學全部拒絕的學生,所以相對來說,在Clearing池子里面的人競爭會小一些,但這個時候大部分大學已經錄取了絕大部分學生,空出來的位置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