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新加坡一直以來以教育環(huán)境好、教學素質高、費用相對低等優(yōu)勢著稱,但今年新加坡一私立學校被取消“素質級”資格和在我國招生資格的事件,在留學生和家長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也給留學新加坡蒙上了陰影。
今年暑假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新加坡的一些私立學校、理工學院和藝術學府,也采訪了不少在
新加坡留學的中國學生,從中獲得了最新的留學信息和政策,希望能給有意留學新加坡的同學以啟發(fā)。
啟示一:英語要求不比歐美國家差
很多家長為子女選擇留學新加坡的原因,常常是認為新加坡屬于亞洲國家,在地理和文化上比較接近中國,而且華人很多,應該對英語要求不高,英語說不好也不會出現(xiàn)不良適應癥狀,到那里留學應該相對比較輕松,但記者采訪中發(fā)現(xiàn)新加坡院校都是全英文授課,英語不過關恰恰成為了不少留學生的主要障礙。
以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為例,該校是一所以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服裝設計等專業(yè)著稱的全面化藝術學府,也是受新加坡政府資助的兩所藝術院校之一,近年來一直面向世界各地招收藝術專業(yè)的學生,海外學生中有90%是來自中國北京、上海、沈陽等城市。按照很多人對藝術院校的理解,只要藝術專業(yè)課過硬,文化課成績,特別是英語差一點也沒關系。但南藝無論是視覺藝術傳播、多媒體還是服裝、戲劇等大多數(shù)專業(yè),都是全英文教學。
院長朱添壽告訴記者,這就是新加坡英語社會的特點,新加坡雖然華人居多,大多數(shù)人也會說中文,但大家在一起第一語言基本都是英語。而很多中國學藝術的學生雖然藝術基本功很好,但英語基礎差,剛開始授課會完全聽不懂;還有一些學生上課能聽懂英語,但課后由于都是中國學生聚在一起也不愿開口講英語,所以英語水平進步也不大。
因此朱院長特別希望中國留學生不要搞小圈子,一定要利用一切機會多講英語,這樣做也是為自己今后能在新加坡就業(yè)奠定好基礎。同時南洋藝術學院今年在中國招生也將加強英語方面的要求,設立英語入學基本門檻:托福500分,雅思5.5;學生如果英語不過關的話,進校后也要先補習,每周至少要有6小時上英語課,然后年底再考試,此時若英語再不及格就要退學回家。
正在南藝攻讀戲劇專業(yè)的上海留學生單潮清過去是上戲附中的學生,她也告訴記者,剛來新加坡留學時,聽那些全英文的專業(yè)課“簡直像聽天書一樣”。但她越聽不懂也想學好,于是就拼命學那些不懂的單詞、句子,每天強迫自己和同學、老師對話,漸漸適應了這種全英文環(huán)境,進步很大。而她現(xiàn)在學有余力,還修起了全英文授課的導演、燈光、舞臺等選修課,這樣她就能成為一名在戲劇表演方面的多面手。
啟示二:理工學院畢業(yè)前景好
新加坡有3所國立大學(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5所理工學院(分別是新加坡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南洋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其中3所大學可以頒發(fā)學士學位以上(含學士學位)的文憑證書,5所理工學院頒發(fā)的是專業(yè)教育文憑。但由于國立大學招生人數(shù)有限,更多留學生會選擇理工學院就讀。
上海留學生錢靈燕是共和理工學院大二的學生,就讀電子商務專業(yè)。她說,雖然是讀的大專文憑,但選擇共和理工學院還是給了她很大的收獲。因為學校完全是PBL(即無紙化)教學,學生上課不用猛抄筆記,老師也不是單一傳授,而是要求學生互動,因此學生必須強迫自己上課一定要開口和同學交流,而課后也要自己找資料、自主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給了他們很大自主創(chuàng)造的空間。
果然記者在學校內也看到,無論是在教室、圖書館,還是在餐廳、活動中心,來自各個國家的學生都隨身攜帶一部筆記本電腦,或獨自研究、或三五成群討論,實現(xiàn)隨時隨地上網學習交流。
共和理工學院院長劉德成教授告訴記者,理工學院的課程比較實際,更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職場的生涯規(guī)劃,其課程設計的特色在于以實務為主,以讓學生在畢業(yè)時就具備了實務經驗與工作銜接。當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有研究價值,或具挑戰(zhàn)性的事物,學生必須要學會自己解決,這樣的鍛煉也給他們今后就業(yè)打下良好基礎。
而今年6月剛剛畢業(yè)于義安理工學院的上海留學生陳強和周家驪告訴記者,新加坡企業(yè)會把留學生和本國學生相同對待,他們和一起來留學的同學都已找到適合的工作,每月的薪水達到1500-1800新元(約合人民幣7500-9000元),而且馬上就能拿到新加坡綠卡。
啟示三:選擇私校一定要看資質
目前新加坡共有400多家私立學校,有100多家在海外開展招生;在私校就讀的海外留學生有4萬多人,其中中國留學生有1.5萬人。因為私立學校眾多,自然參差不齊,所以留學生在選擇私校時一定要看清資質。
記者實地走訪了幾所排名新加坡私立學校前幾位的學校,發(fā)現(xiàn)從教育環(huán)境上看,私立學校更像是中國的語言培訓中心!靶I帷贝蠖嗍茄亟值膬扇龑有牵椭袊拇髮W簡直“天壤之別”。不過“麻雀歲小,五臟聚全”,樓里圖書館、各種教室、辦公室等硬件設施一應聚全,而且也都是雙語教學。
新加坡商學院(SIC)是新加坡第一所私立商業(yè)學院,2003年就成為獲得“新加坡素質級認證”(SQC)的第一批私立教育機構,目前已發(fā)展到6個校區(qū),擁有3萬多名畢業(yè)生。SIC副總裁洪文貴告訴記者,為了提升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該校與世界級大學合作開辦了商科課程,其中包括倫敦大學經濟學課程,很多亞洲學生通過就讀該經濟學文憑從而轉入了英、澳大學。
學校還嚴格管理海外留學生的起居,如規(guī)定學生每天要準時回宿舍,出入宿舍區(qū)必須要有通行證;每月要與海外學生家長通信一次,報告學習狀況。為了照顧海外留學生的思家情緒,學校還每月為當月生日的所有學生舉行集體生日派隊。
今年6月新加坡南洋管理學院被中國教育部曝光的事件,也給新加坡私校招生敲響了警鐘,新加坡私立學校協(xié)會主席SimonRozario告訴記者,目前協(xié)會正會同新加坡經濟發(fā)展局、標準生產局、消費者合作協(xié)會等多個部門擬訂一份招生新舉措,該舉措將在最近兩個月內出臺,具體包括:一是出臺一份留學生來新加坡讀私校的統(tǒng)一標準合同,主要條款包括學費、課程、就讀時間、住宿以及發(fā)生糾紛時的退費準則等。
二是除了原先的“SQC”鑒定外,將整頓私校市場,通過審核標準的優(yōu)秀學校會被頒發(fā)統(tǒng)一的官方認證,達不到要求的學校必須勒令整改,否則不具招生資格;
三是與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合作,取得相應的學校認證資格,目前已有40多所學校已經獲得大使館的認證,具備在中國的招生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