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很多家長選擇把自己未滿十八歲的孩子送到過國外讀中學,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出路,有的甚至自己放棄事業(yè),跟孩子一起來到國外陪讀。只希望他們能夠在海外接受更優(yōu)秀的教育。但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低齡留學嗎?
低齡留學是父母在望子成龍心理驅(qū)使下的一種表現(xiàn),其背后是父母對教育的期待,這種期待也是逃避國內(nèi)升學和就業(yè)的壓力的體現(xiàn),認為既可讓孩子“鍍金”,又可讓孩子以“留洋”身份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這種期待比較現(xiàn)實,則無話可說,關鍵有些家長不惜教育投資成本進行冒險,違背了教育規(guī)則與常理。而且由于學生年紀小,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國外教育體質(zhì)的極大不同,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交流跟不上,出現(xiàn)厭學情緒,最后自暴自棄想回國。而且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中學生被父母送到
美國留學,由于語言基礎太差,很難融入當?shù)貙W習生活,乃至巨額花費后不得不退校回國。因此,家長在考慮送孩子留學的同時,一定要仔細考量,孩子的性格,特長是否能夠有利于他們很好的融入美國校園生活。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在年齡尚幼的時候出國留學。
當然,有的孩子自身就很好強,很樂于跟人溝通交流,口語和口才都不錯,有著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這類的孩子,就比較適合低齡留學。
因此,低齡留學并不是適合每一個學生,家長應該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