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
澳大利亞聯(lián)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Australia),歐洲人在17世紀(jì)初發(fā)現(xiàn)這塊大陸時,以為這是一塊直通南極洲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由拉丁文terra Australis(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國旗】
澳大利亞國旗是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的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余均為七角。澳大利亞為英聯(lián)邦成員國,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tǒng)關(guān)系。一顆最大的七角星象征組成澳大利亞聯(lián)邦的六個州和兩個聯(lián)邦領(lǐng)地(北領(lǐng)地和首都領(lǐng)地)。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雖小,但明亮的星很多),表明該國處于南半球。這是1903年從三萬多個作品中選出來的。
【國徽】
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一袋鼠,右邊是一只鴯鹋,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特有,它們一般只會向前走,不輕易后退,象征著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國徽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征這個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圣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只獅子、四顆星),象征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星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馬耳他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征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征塔斯馬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七角星象征澳大利亞聯(lián)邦的六個州和一個聯(lián)邦區(qū)。周圍飾以澳大利亞國花金合歡,底部的綬帶是英文書寫的“澳大利亞”。
【國歌】
1977年之后,澳大利亞的國歌是《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Advance Australia Fair),這是一位蘇格蘭作曲家的作品。 [4] 皇室頌歌為《天佑我王》或《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1977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決,從四首候選歌曲評選出一首國歌。歌曲《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獲得最高票數(shù),正式成為澳大利亞國歌。
【國花】
澳大利亞國花是金合歡(Golden Wattle,拉丁語學(xué)名:Acaciapycnantha),是合歡花卉的一個系列,按照生物學(xué)分類,金合歡花來自金合歡樹,樹高兩米至八米不等,每年冬天和春天開花,花香濃?;捎米飨憔拖闼闹谱鳎渲Ω煽捎米魅玖现谱?。金合歡多年來是澳大利亞民間公認(rèn)的國花,于1988年被正式宣布為國花。
【國鳥】
根據(jù)澳大利亞外交部常年的公告,截至2013年,澳大利亞沒有官方認(rèn)定的國鳥,也沒有任何官方認(rèn)定的象征澳大利亞的動物,但澳大利亞民間普遍把鴯鹋(emu,漢語拼音ér miáo)認(rèn)為是象征澳大利亞的鳥類,并把袋鼠認(rèn)為是象征澳大利亞的動物。這兩種動物只會前進,不會后退,是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兩大動物。
澳大利亞聯(lián)邦(英語: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其領(lǐng)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huán)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有很多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有華僑華人67萬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
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住地。17世紀(jì),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后抵此。1788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lián)邦,成為英國的自治領(lǐng)地。1931年成為英聯(lián)邦內(nèi)的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