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鐵面的“不”
“申請我們學校的人很多,每個人都不錯,可你沒有排在前面。學校只能選擇那些適合的學生錄取! ——— 貝茨學院
位于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貴族氣質(zhì)。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lǐng)導威里·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沖。接受采訪時,威里·米切爾對自己學校的拒絕信解釋道:“我們只是沒有通過某個人的申請,而并沒有把誰踢出去。怎么回信,還不都是一樣?”他覺得錄取新生的工作就是說YES或NO,沒有安慰申請者的必要。
最冷酷的“不
“你沒被錄取。不要打電話來詢問。所有的決定都是最終決定,不可能更改! ——— 斯坦佛大學
斯坦佛大學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6%,該大學錄取辦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說:“我們可不想官司纏身。而且就這樣,還是會有人回頭來找,去年有近200人試圖尋求用法律解決,聲稱要告我們,真是麻煩透頂!
最讓人泄氣的“不”
“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讀的傳統(tǒng)到你這里難以為繼。因為你不夠入學的資格!
——— 波士頓大學
波士頓大學的傳統(tǒng)是很注重家族觀念,如果考生的家里曾有長輩在該校讀過書,那么這個年輕人將更受該學校的歡迎,被錄取的幾率也會相對更高。
7月11日,西安女孩丁
維俏收到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
錄取通知書,開啟了高考錄取通知書在西安發(fā)放的序幕。也讓其他考生開始了焦慮的期盼:我的通知書何時會到?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每到錄取季,考生們也會焦急地等待著收到信封。有趣的是,看不看“背景”、托不托“關(guān)系”這些“潛規(guī)則”,在美國高考中也能窺見身影。但和中國不同的是,美國考生除了會收到錄取信,還會收到拒絕信,在五花八門的拒絕信中則可讀出美國大學錄取的“顯規(guī)則”:他們喜好什么,他們拒絕什么。
作為高等教育高度發(fā)達的美國,這些最近曝出的“潛規(guī)則”和“顯規(guī)則”,或許會給我們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考生資格
“顯規(guī)則”
初中生也可“小試牛刀”
美國不實行全國大學入學統(tǒng)考,但中學生申請上大學影響最大的考試是“學業(yè)能力評估考試”(簡稱SAT)和“美國大學測評考試”(簡稱ACT)。美國大學大多要求入學申請者提交這兩種考試成績。SAT考試成績往往決定學生選擇學校的范圍,成績拔尖的有希望讀名牌大學。
SAT考試一年舉行7次(這也就是有媒體稱美國高考一年考7次的緣故),SAT考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綜合部分,包括英語和數(shù)學兩科,稱為SAT1。 第二部分是單科
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外語等,稱為SAT2。值得一提的是, SAT考試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關(guān)系,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說有這樣一道題:沙和海灘的關(guān)系與以下哪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相似:貓和貓須;狗和骨頭;樹和森林;足球和曲棍球;衣服和鞋子?疾榈氖沁壿嬐评砟芰Γ杏X像智力題似的。正因為如此,考場上常常會看見十二三歲的初中生在那里“小試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