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姑在上海簽出了,這樣算來,我的3次學生簽證,領導的陪讀1次,我父母的兩次,我公婆的兩次,我們家一共有9次簽證都是一次成功的。我想我還是總結一下,比較對的住大家。
一個中心:我們是一定要回去的。
兩個原則
1。 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我爸爸的總結,太大了點,不過還是切中要害的)。 既讓人覺得我想要得到簽證,但又不是心急火燎,不給簽證是我的損失也是美國的損失。
2。材料要詳盡而且圍繞我們要回去這一點,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找對自己有禮的。具體的準備
邀請人
我們都是學生,所以呢,就是各種復印件(passports, visas, I-20, student ID,driver license, offer letter) 和自己的財力證明,包括銀行存款,收入證明,信用卡帳單。然后就是給簽證官的信,說明自己是誰,邀請的是誰,為什么邀請,和來這里的計劃,我還喜歡手寫一封給邀請人的信顯得鄭重。
被邀請人
身份證明(戶口本,工作證,退休證。。。能證明你這個人的都行),財產證明(房產證,存款證明,收入證明,還有自己的基金(我小姑年青有這個沒存款)),工作能力證明(專業(yè)證書)
二者關系證明:出生證明,共同的照片
怎樣講一個被邀請人一定回去的故事:
我有房子,好的工作,不能放棄的退休金,醫(yī)療保險,家里的其他親屬照片(我公公婆婆還有一個兒子,我小姑的兒子和老公,我的外公)。我公婆家條件很不好,沒有房子,也幾乎沒有存款,退休金也很少,所以我們就多放照片。反正就是怎么有利怎么來
今天小姑的簽證挺能說明態(tài)度的問題的,她說很多人自己說個不停,比方我有房子,我的存款,結果被拒簽了。她吸取教訓不遞東西了(我覺得她反應有點過度),以下是對話:
你以前去過美國嗎?
沒有
你做什么的
保險銷售
有親戚在美國嗎?
侄女
要去干什么
旅游參加畢業(yè)典禮,她的東西是英語,我看不懂,你看吧
她媽媽(中文不好,結巴了)媽媽
這張照片上的是她媽媽,這是我,這是她(我和她說照片帶一本,一起給,她臨場發(fā)揮
,抽出那張,只遞了一張進去.
她媽媽為什么不去(終于說出來了)
剛回來,要去還要簽證,麻煩
你有小孩嗎
有
多大
17
要考大學了
明年(這段最酷,整個我不愛和你說話,你隨便吧)
你老公為什么不去
忙,走不開
你能請那么長時間假嗎
我業(yè)績好,少一個月不影響的
感覺小姑的回答超酷,她說話也是那種冷冷的,沒想到挺順過了!冷汗1
來源:未名空間(www.mitbb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