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爭取國外大學的錄取和經(jīng)濟資助時,申請文書(如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其重要程度與你的GPA,TOEFL成績,甚至兩者的總和差可比擬。中國學生習慣于考試,而西方的大學并不單是通過傳統(tǒng)的考試來考評其申請者的資格。這并不是說他們的錄取標準不嚴格。外國教授在決定你是否正是他們想要的人時,首先希望聽一聽你對于你自己作何評價。當你通過申請文書來介紹你自己時,你會發(fā)現(xiàn)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同樣之大。
要寫出成功的申請文書僅僅有那些適用于任何類型寫作的基本寫作技巧(清晰、簡潔)是遠遠不夠的。一篇好的申請文書要求申請人能夠用一種與其它申請人完全不同方式,巧妙地展現(xiàn)自己的獨特個性和經(jīng)驗。這是一件要求比較高,通常非常繁累的工作。這不僅僅對中國人如此,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此類寫作時也會感到十分的頭疼,但是我們中國人還需克服語言的障礙。然而,你應該認為你不但可以完成這一工作,而且不會比他們差。當你真正開始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所回報。
"你很特別,我很特別,每一個人都特別,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這是我女兒過去在加拿大時唱的一首歌中的一部分。這也是如果申請者在寫申請文書感到一籌莫展時應銘記在心的信念。許多申請人,尤其是年輕人,在寫申請文書時常說他們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他們哀嘆自己二十幾年平淡的人生中沒有做過任何不平凡的事情。如果你這樣想,那只是因為你下的工夫還不夠,還沒有完全地審視你自己。
試著這樣來做:
1)分析你的個性和經(jīng)歷。
2)區(qū)分、組織和取舍你的特質、經(jīng)歷、和成就來滿足學校錄取的要求和標準。
3)把所有這些編排好的訊息歸納一個敘述性的結構中。
4)草擬出一篇具有說服力能突出你的特質的短文來。只要足夠深入地探索了你的人生經(jīng)歷和內(nèi)心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特別,非常的特別,以你自己的方式。
寫作一系列申請文書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審視的過程。成功的申請者注重這樣一種策略,即致力于把自己與那些有著差不多的GPA,TOEFL成績,差不多的成就,獎勵或人生經(jīng)歷的人區(qū)別開來。雖然其他申請者可以清楚有效地寫作,聰明的申請者則通過有目的地使自己與其他人區(qū)分開來在競爭中勝出。這正是創(chuàng)造性、目的性和動人的寫作的發(fā)揮作用之處。
步驟1:策略
研究!
研究你在申請的學校。大多數(shù)學校都會提供給你一本介紹學校對申請人的要求的小冊子。盡量去聯(lián)系你認識的上這所學校的人。因為多數(shù)中國學生無法打國際長途,因此不能直接與和學校負責錄取的顧問或官員通話。但你可以利用學校的校友聯(lián)誼項目(alumni program)與它們的畢業(yè)生聯(lián)系。對學校,對其教學計劃,對它的教員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能把握你的文章,向它表明你確實是對它非常感興趣。另外,這種特別的投入也會讓讀文章的人感到你比其他人花了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他的學校,從而對你另眼相看。對學校特別的研究還能讓讀者對你的勤力、專注、和對他們學校的偏愛留下很好的印象。這種對學校的了解并不需要在每一句話中都提到,更不需過分炫耀,但一定要在你的個人陳述或其它文書有所涉及。聰明的提法則是試圖給別人一種明確的印象,你比別人多做了一些工作。
認清重要性!
認清申請文書的重要性。它們的重要性與中國教育體制下的入學考試不相上下。時常提醒你自己,被你心儀的學校錄取對你自己有多么重大的意義。能否獲得學校的錄取或經(jīng)濟資助可能會決定你今后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銘記它可能給你的未來工作、預期收入和職業(yè)選擇帶來的重大影響。你不應該被這一壓力擊垮,相反地你應該利用它去激勵你自己,寫出你最好的文章來。 認清你需要回答的問題!
有些學校給出了他們對個人陳述和其它申請文書的具體要求。一些學校,尤其是商學院,要求用認真準備的短文來回答。這些問題和要求根據(jù)你申請的學校類型的不同,系的不同,學校的名氣不同而不同。但是,為了讓你的文書有吸引力,讓人難忘和與眾不同,你必須采用緊扣每一個問題的中心主題這一基本策略-回答它!仔細閱讀和斟酌問題和要求。它們到底問的是什么?問題的范圍如何?申請中的問題通常從極其具體的(例如,就你感到的人與人之間的事引致的沖突協(xié)調(diào)和管理技能,個人的挑戰(zhàn)有那些?)到開放式的和無定型的(就你想成為一個律師告訴我們一些關于你自己的事)。無論措辭如何,把這些問題當作你寫作的指導。
一些問題模式表現(xiàn)為一個籠統(tǒng)的問題和幾個較具體的問題。不要讓你對籠統(tǒng)問題的回答成為那些具體問題回答的簡單重復。小心注意所問的準確問題,避免重復。保留所有其它的對一般的個人陳述的細節(jié)有價值的信息。把你的一般性陳述寫成總括性的文書,給錄取委員會一個印象,除了你前面所述你還有更多的東西可說。
在你的申請材料包裹(application package)的各個部分之間應避免冗余。不要僅僅是列出你的GPA和在個人陳述中所列過的你上過的課。這些可以在申請材料的其它部分加以考慮。 然而,你也可以提你的GPA和上過的課,如果你認為對它們需要給出一些解釋和闡述的話。例如,你可以表明你GPA之間的起伏是源于一次需住院治療的疾病或是家庭問題。不要為你糟糕的分數(shù)找"借口"。你也可以說你在某一年取得的GPA是在一個200人的班級中第二好的。不要只說你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在每一份文書中都給錄取委員會一些關于你的新的信息,幫助這些外國"魔鬼"弄清你所提供的東西。
小心"一個型號適用所有"的觀點
一旦你決定了一篇短文或是陳述的基本元素之后,你必須確定能回答錄取委員會最關心的問題的最有效的文體和結構。有了這一想法,應注意沒有一種一般性的陳述文書可以適用于所有你申請學校所關注的東西。大多數(shù)學校希望錄取的那種人各不相同。你應該盡可能地修飾你的陳述以貼近申請材料包裹中的問題和要求。如果沒有明確的要求和問題,無論擁有什么樣的資料,你仍然應該去估定錄取委員會渴望知道什么。盡管一份個人陳述可能符合不只一所學校的要求,最好還是針對每一所學校寫一份。
底線
你的個人陳述是你展示自我的機會。相應地規(guī)劃好它。談論成功而不是失;有價值的經(jīng)驗,不是失意。如果一定要談你生命中的挫折,則以一種能表現(xiàn)你的韌性的方式來進行。強調(diào)積極的進取的東西,而不要是讀者感到無聊和沮喪。確保你的個人陳述是歡快的,吸引人的,進取性的。記住錄取委員會是由那些在其職業(yè)生涯中可能讀過成千份個人稱述的有經(jīng)驗的專家組成的。機會在于他們煩透了那些可以適用于任何人和任何學校的一般性的個人稱述。如果你的陳述是錄取委員會深惡痛絕的那種無聊的東西,你無異自尋絕路。
步驟2: 組織
牢記你的目標與目的
像說故事那樣,講你個人的故事也可以有許多方式。有短而簡潔的,亦有長而華麗的。通過寫來介紹自己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和形式-如同人們自己說話那樣。然而,一份成功的個人陳述是一種有限的介紹形式,它有限地注重兩個中心主題-"我是誰?"和"我能做什么?"成功的個人陳述從不游離于兩個相似目標之外-介紹你自己和說明你作為一個合格的候選人的潛質。因此,分離(isolate)出關鍵的成就,轉折點,和那些能充分說明這些中心主題的事件。分析你的經(jīng)歷、個人歷史和回憶來凸現(xiàn)(isolate)出你一生中某些關鍵的"定義時刻(defining moments)"。 一份更復雜文書還應該突出兩個主題-"我想做什么?"和"我打算進行的學習與我想做的事有何關系?"對這兩個問題好的回答可以讓人感到你是個敬業(yè)的專業(yè)人士,而非只是個渴望到美利堅淘金的人。
個人評估
寫作給人一個探究自我的機會,因此它可以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過程。我們所寫下的,我們所關注的,我們所強調(diào)和探究的給出了對我們自己獨特的價值、期望、渴望和思想的一種深邃見地。記住這一點。你給出的信息和你給出的方式一樣可以塑造你的形象,要么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要么是僅在申請這一過程中就容易泄氣的人。在斟酌選擇個人事例和寫你的文章時,時刻牢記你希望展現(xiàn)的特定形象。
為了文章主旨,一些用來探究和展開的主題(不一定按重要程度順序)
包括: 1) 你所取得的教育方面的成就
2) 你所完成的項目
3) 特別的工作和職責
4) 成就-職業(yè)的和學術的
5) 你認為改變了你的那些重要生活事件
6) 你所克服的挑戰(zhàn)和障礙
7) 那些激發(fā)你來申請學習的生活事件
8) 那些曾經(jīng)影響你、幫助你、促使你尋求某一特定的職業(yè)或學校的人
9) 那些你所形成的將能確保你在學校或工作中成功的特定的品質、工作習慣、態(tài)度或情感
10) 你的目標
11) 你的愛好
為了展示這些事件、經(jīng)歷和人曾經(jīng)如何影響你,永遠牢記以有助于在你申請的學校里取得成功的方式去拓展這些主題。列一個你想提及的事情的清單,在你做的時候,記住你希望給讀者一個印象,你具有動力和明確的方向等素質能夠在他們的學校取得成功。 在這一階段,盡可能特別著重于記下你認為應被提到的不同的事和成就。你可以不必擔心語法和技巧問題。重要的是你充分地闡述了你所選擇的事和成就,正如你可能知道的,這稱作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
素材組織
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列出了你的愛好和過去的工作,仔細地閱讀這些素材,分清每一個事件所激發(fā)的情感。有沒有一件事或成就激起了自豪感或克服困難繼續(xù)前進的感覺?它有沒有激勵你蹣跚前行,付出更多以糾正一個錯誤?一旦你全心投入其中,試圖找到一個使你感到自豪的品質和凸現(xiàn)出你認為已得到改進的或尚需時間來改進的個人品質。然后分離出不同的事件、經(jīng)歷和人以及個人品質、目標和動機。把這一系列素材逐個與具體的個人品質或素質相配對。然后你應該寫出一些短句來解釋每一對如何能夠幫助你在你申請的特定學校取得成功。按照英文寫作老師的說法,這被成為分類匯總(clustering)。當你完成分類匯總以后,你就應該準備好去為你的文章尋找一種有機的結構或模式。
作為一個申請人,首先你應該對你個人的特征、前景和價值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求突出你個人的成就和潛質。在這種認識的指引下,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最好的個人陳述。不要忘了我前面說過的-每個人都特別,你也很特別。我不認識你,但相信我,你具有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特征和素質。
你個人的故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敘述,從小說到短故事到寓言。然而,某些模式之所以是主流,是因為它們經(jīng)常被使用。下面僅僅是我們在寫作個性化的個人陳述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三種有機的和主題化的模式。在同一篇陳述或短文中一個有經(jīng)驗的寫作者可以運用它們不同的組合形式或其它的模式。
1. 克服逆境型
這種模式強調(diào)你在處理、克服或平息(make peace with)不利的重大事件時的責任心(commitment)、智力和意志力或個性。
不是怪罪他人或制造借口,恰恰相反,這種模式凸現(xiàn)出申請人不顧外在和內(nèi)在的阻礙的仍能發(fā)展的能力
為:
* 力求敘述性
用事實支持你所有的主張。不要陳述事實-描述出來。你究竟是如何"更加成熟了"?你有什么樣的經(jīng)歷可以證實你具有"企業(yè)家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雖然大多數(shù)錄取委員會并不期望描述個人曝示或啟迪(enlightenment)的陳述,用你的個人事實來描繪你是誰和為何你與眾不同。
* 通過陳述你未來計劃來強調(diào)你積極的態(tài)度
將此部分與你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關于學校的某種事實或計劃相適應。
* 通過詞語的選擇和句子順序來展現(xiàn)一種現(xiàn)實的態(tài)度@ 不為:
* 不要總停留在你如何受苦或你是多大的"受害者"。不要怪罪或是判決什么-你不想讓人以為是惱羞成怒吧。
* 不要陷入自憐當中。
2. 個人成長型
這種模式縱覽你的成就與成績,隨即列舉出你的評述。這種評述將個人的發(fā)展和轉變歸結為一個成功的有決斷力的候選人。
為:
* 采用積極、有活力的語調(diào)@ * 關注你態(tài)度和觀點的變化,給出這些變化的有堅實的事實根據(jù)的例子。
* 對你獲取個人成長和智慧的那些事件作清楚、簡潔而充分的描述。
不為:
* 為失敗和沮喪找借口
解釋為什么事情沒有成功,最重要的是說明你是如何應對失望的。然而,除了(outside of)是因為生病或是其它無法預見的情況,不要僅把糟糕的成績或學期搪塞過去。可能的話,挫折是如何激起你新的人生態(tài)度的;不要過分著重于個人的啟迪(enlightenment)而應著重具體的結果或這種個人曝示的結果。
* 表現(xiàn)得自憐
* 只集中在一次成功上
* 表現(xiàn)得惱羞成怒
3.家庭歷史型
這種模式講述一個家庭成員的故事以及申請人如何受他的影響的,或是如何受到他的成功的激勵的。這種模式通常用于表現(xiàn)歷史影響是如何塑造一個人。
為:
* 分離總結出個人品質和特征 簡要描述一位激勵過你去追求學業(yè)或某一職業(yè)的家庭成員
* 你可以簡單提及你的家庭所克服的困境
* 記住家庭歷史模式是用來強調(diào)你的成就和你處理家庭困難的能力的
不為:
* 夸大家庭的問題
* 顯得在乞求同情
* 過多著墨于家庭的奮斗而忽視了自身的努力和成就
標示詞(catch words)
無論采用何種模式寫,爭取將你的個人特征和職業(yè)素質用一些易于被錄取委員會的專家們理解的詞語來歸類。對商科和人文學科的學生來說,這意味著你需要在你的短文中強調(diào)敬業(yè)精神(commitment)、交際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團隊精神。而對科學和工程方面的學生來說,你需要強調(diào)你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或是研究和開發(fā)能力,也可以是敬業(yè)精神和團隊精神。因此不要說你在面臨逆勢時如何不屈不撓,而應說你在工作中如何敬業(yè)。你具有"團隊精神"而不是"愛扎堆(love for the collective)","交際能力"而不是"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的能力,"領導能力"而不是"管理和控制能力"。
步驟3: 執(zhí)行
以一種有特色的筆調(diào)(voice)寫作
在你已收集了必要的資料和選好了文章的結構后,你就可以開始寫你的陳述了。寫作的關鍵因素在于選擇一種特定的視角來呈現(xiàn)關于你訊息。當然,你對視角的選擇取決于多年來形成的風格。下面是對采用某一特定筆調(diào)起草個人陳述的優(yōu)缺點。
1. 第一人稱
這是最基本和常見的方式。通常多用單詞"I"。這種方式對大多數(shù)模式都是適用的。因為其比較直接,專業(yè)學院和研究生院的申請人大多采用這種方式。如果你不變換你的句子順序,那么這一方式最大的隱患就是可能使讀者感到厭煩。避免通篇都是主語前而謂語后;變換它們順序。注意句子長度和詞字選擇以求行文的靈活性。
2. 第三人稱
盡管這種方式在寫作個人陳述時十分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有效,但是中國學生在采用這一方式時卻應該謹慎。但你可以在起草推薦信采用這一方式,因為第三方的口吻在介紹個人成長方面顯得十分有力。這一方式通常從一個老師、父母或是朋友的角度來講述你的故事。
3. 第二人稱
用單詞"You"。這是一種極少采用但卻是極具感情感染力的一種方式。通常用在故事講述型模式中。但缺點是它對讀者來說太過于個人化。 對于無論用英文寫作任何東西都比較困難的中國學生而言,在寫陳述時打草稿時可以采用這一方式,但在最終稿中卻只應使用第一人稱。非極端情況應盡力避免使用第二人稱。
寫作陳述:好的開頭/引論的重要性
開頭段可能是你全文最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專心看你的文章的關鍵。仔細權衡各種可能的開始方式。不要只是說,"This is my personal story....,"或"I was born on September 29, 1978......",試試:
Born into a family beset with poverty, I had to give up a normal high education in favor of vocational midway through high school. Exercising diligence to give full play to my intelligence. I parlayed my vocational career in the provinces into graduate studies at a top university, I wish to vault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field of spatial statistics by pursuing post-graduate studies at your university. (摘自《留學書信寫作指導》中的一篇文章)
一些中國學生非常喜歡引用名言、佚事或一些噱頭來開頭。如果你確實知道怎么做好,那么沒有問題。然而不幸的是我從未見過能熟練運用的。如果你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一定要引用那些與你要談的關于你的事相關,最好是支持,的名言和佚事。
一個好的開頭句能吸引讀者,使他們更仔細的讀你的文章。開頭的其它部分則應是后面將要說的東西的簡要歸納。但是,不要只是一個歸納,而應能突出后面的主旨,使之更具藝術性。簡而言之,你的開頭要是文章主體的一個引人入勝的前瞻。
主體:
傳達信息
主體段落應該由事件、經(jīng)歷和你所組織過的活動按時間順序或重要程度來組成。你應對你認為值得大肆"渲染"的成就加以強調(diào)。注意具體和細節(jié)化。告訴讀者為什么你值得他們錄取。讓他們知道你絕對達到或超過了錄取的要求。注意不要顯得重復羅嗦。每一個段都應有自己的主題,主題都很好地展開和闡述過了。你最后的主體段應該以一種積極的方式重申你進入該校的愿望。
結論
個人陳述與多數(shù)說服性文章一樣是"重心在前部"的文體。通過文章開頭的主題句來突出重點。因此,精彩部分不應該留在結論部分才出現(xiàn)。如果你的主體部分最后一段已經(jīng)十分精彩,結論部分可以不要。但若你想有一個結論部分,千萬不要簡單重復開頭引論部分。你可以重申目標和動機,但應是以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方式。不是斷言,"在學校里作為一個助教我勤力工作,相信在你們學校亦會成功",而是,"我的GPA、職業(yè)經(jīng)驗和優(yōu)秀的品質使我充滿活力、有成就的和前途無量,正是你們所找尋的候選人。"通常重申一些你在引論提到過的觀點將會大有好處。清楚,直接,有力地結尾。
步驟4: 質量控制和潤色
檢查與修改
這或許是你曾寫過的所有文章中最重要的一篇,因此不能把第一稿呈交上去。大聲地朗讀它,讓朋友來讀,修改再修改!盡管一些學校采用在中國面試或電話面試的方式,但就大多數(shù)情況而言,申請文書尤其是個人陳述是你與握有錄取或拒絕大權的人的唯一溝通機會。因此,如果文章感覺不是太好,不要猶豫,再來改一遍。力求文章的內(nèi)容、語氣和感覺正是你希望傳達給讀者的。
一定要逐行逐行地分析。置疑每一句是否合適以及是否與其它的相關,尤其是后一句?纯词欠窈啙、有力和是否解釋了主題或支持了觀點。確保所有句子與前句邏輯關聯(lián)。如果有什么對你而言不是十分清楚,那么它對于對你一無所知的讀者來說就更不可能清楚了。
去掉冗余
檢查每一個詞、短語和句子。它們每一個對于你所希望通過文章傳達的意思都應有所幫助。通讀每一段確保它們都服務于一個各自不同的主題。重復主題將會使讀者感到厭倦,那樣的文章缺乏你所希望傳達的那種專業(yè)的感覺。
整體把握全文
有沒有遺漏任何有助于主題的內(nèi)容?如果有,重新查看"對子清單"(事實素材與個人特征對)并為遺漏部分提供材料。
支持所有的觀點
找尋沒有事實、事件或其它描述性材料支持的觀點。比較"我是一個企業(yè)主"和"在念完大學學到完整的工程知識后,我和幾個朋友開了我們自己的軟件公司"。如果存在這樣的差距,用事實將你特定的經(jīng)歷與你要傳遞訊系聯(lián)系起來。每一句都應符合邏輯,每一事實都應支持主旨。
校正
你寫作的最后一步應該是盡可能地找兩個以上的人來讀你的文章。其中一個要是對你的背景非常熟悉的人。如果相關的內(nèi)容沒有包含在其中,他就會指出來。第二個人應是對你不太熟悉的人。因為任何文章中對他而言不明白的地方也將是錄取委員會不明白之處,他就可以指出問題。最后非常重要的是,第三個人檢查語法和拼寫錯誤。你必須保證你的文中沒有錯誤,畢竟你希望傳達的是你的一種專業(yè)的形象。一個小小的拼寫錯誤給讀者帶來令你吃驚的壞的印象。檢查,檢查再檢查。
信心
成功地寫好申請文書的關鍵因素在于對自己要有信心。你必須對滿心憂慮的自己充滿信心,也要對自己寫作的能力有信心。正如前面所說,每個人都特別。在申請文書的寫作中,你也應該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別之處,只要你足夠用心足夠的深入地探究你自己。無論你是否有過什么豐功偉績,你一定有別人沒有的素質、經(jīng)歷和能力。至少你是人的共有特征的獨特組合。不要讓任何人,尤其是你自己,說你太平凡與他人無異處。這是根本是不正確的也不可能正確。只要你認識到你有多特別,你就不會被寫作嚇倒,因為這只是告訴別人一個真實的你而已。認真的內(nèi)省之后,你應該有足夠的激情對世界宣告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對那些握有你人生機會的外國教授。充滿自信和激情的寫作一定能成就好的文章。 所以,充滿信心吧,你要的文章就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