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底,我一個人提著幾十公斤的行李,第一次踏上了瑞典這個美麗的國度。這是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遠渡重洋的求學。
來接我的是我的網友兼卡爾瑪大學校友“神童”。從聯系簽證到聯系住處,我都得到了他很多幫助,我不禁感嘆網絡的好處,發(fā)現世上還是好人多,也許我也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但是我還是深深感到在國外一起奮斗的中國同學還是可以互相支持、互相依靠的。在他的妥善安排下,我順利地住進了學生公寓,開始了我在瑞典的新生活。
瑞典,這個人口不足900萬的國家在高科技的不少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享譽全球的跨國公司也有很多,比如和路雪、沃爾沃、索愛、宜家等,都是全球知名品牌。瑞典設立的國際大獎很多,僅20世紀90年代以來,就設立了每年5月的國際音樂獎、每年6月的國際信息技術獎、每年8月的國際水獎等。當然,諾貝爾獎是這些大獎中的佼佼者。瑞典人建立并完善了一套面向全球的嚴密的評審制度,在自然科學領域樹立了諾貝爾獎的最高權威。在斯德哥爾摩,每年都要舉行一次諾貝爾獎討論會。根據諾貝爾獎的評選原則,凡參加評獎的成果,發(fā)明者必須詳細說明成果的產生過程,這給瑞典教育界和科學界提拱了一個極好的學習機遇。
瑞典人家居住生活十分講究透明度,這突出表現在房間的窗戶上。來到卡爾瑪以來,每次回到家,都習慣開燈關窗簾。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臨街的樓房窗戶像一塊塊銀幕,房主的一舉一動一清二楚。這是因為,瑞典緯度高,冬長夏短,尤其是冬季陰暗潮濕,夜長晝短,總給人一種莫名的壓抑感,于是瑞典人將居室布置得充滿綠意和生機,借以忘卻冬日的壓抑和單調,并希望在自我享受溫馨的同時,也讓這種家庭的溫馨給路人以感染。
另外,在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蠟燭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的商店或商場,蠟燭也都占有一席之地。夜晚,自己熟悉的家會因點燃的蠟燭而表現出別樣的風情,工作了一天的緊張心情,也會在溫馨的燭光中得到放松。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喝茶聊天,搖曳的燭光會平添幾分浪漫情調。“蠟燭文化”陶冶了瑞典人的情操,隱喻著他們對光明的理解:無論現在怎樣,前途總是光明的。瑞典人崇尚自然、光明,渴望透明、平等,營造浪漫、溫馨,并以其特有的文化影響著教育,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
除了在平時的觀察、和同學的交流中了解到瑞典的這些文化氣息外,我們專業(yè)還專門設置了一門課程——國際文化交流——這門課程讓我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有機會了解了各個國家的文化和風俗,關于瑞典的課程討論也是如火如荼。在12月13日那天是露西婭節(jié),學校還專門為我們準備了節(jié)目,可愛的中學生穿白色長衣,中間的女孩頭頂蠟燭,為我們迎來光明。品著瑞典特有的甜餅干,聽著露西婭的美麗傳說,我被瑞典的文化深深吸引了。這個節(jié)日有點像我們的冬至。每年的6月22日的仲夏節(jié)就是像我們的夏至了,瑞典人在這一天的慶祝更是隆重。鄰里朋友、男女老少會穿上傳統(tǒng)服裝,在一個寬闊的廣場圍著一個木竿邊唱邊跳。木竿代表豐收,所有的人圍著它慶祝豐收,跳上一個通宵,不醉不歸!
瑞典人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女孩在國外,再加小心,也還是有遇到麻煩的時候。2006年2月的一天,我騎車去學校,沒有注意路上薄薄的一層冰,剎車的瞬間我被重重地摔在路中央,起來之后左臂動彈不了,在同學的幫助下,我來到小診所接受治療。醫(yī)生檢查完說需要去大醫(yī)院照X光片。醫(yī)院很遠,我們沒有車,善良的瑞典女護士考慮到我的情況,直接對我說:“我送你去醫(yī)院!边@令我非常感動。由于事故發(fā)生在上學的路上,學校為我支付了診斷費。這件事讓我了解了瑞典這個國家的體制的人性化,也了解到瑞典人的淳樸善良。我愛上了瑞典這個國家、愛上了瑞典人。
課堂上的收獲更不用說了,歐洲同學不論是哪個國家的學生都是出口成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得天衣無縫,讓我感嘆他們國家人文科學的先進和發(fā)達;對市場策略的分析也很透徹和嚴謹。這些正是我們中國學生需要提高的能力。平時上課的時間很短,課下的閱讀量和作業(yè)量很大,論文的完成過程更是在圖書館閱覽和思考的總結。這一年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我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很多作業(yè)還要以小組的合作為基礎,所以更是提高了我們合作精神和國際交流能力。
留學一年,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學會了做中式可口的飯菜,也學會了制作西式糕點。很多住在公寓同一層的外國朋友都吃過我做的中餐,甚至他們的父母也品嘗了我做的飯菜,領教了我的手藝。我們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這份情誼是我在瑞典另一個大收獲。利用假期,我們把瑞典乃至半個歐洲都去走了走,看了看,認識了很多來自地球上不同國家不同膚色的朋友。尤其是在大學城里,我的幾個鄰居分別來自奧地利、德國、瑞典、俄羅斯、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和荷蘭等國,最后大家都成了好朋友。遇到誰過生日,或者過節(jié)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品紅酒,暢談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
這一年里學到了什么?有些人問我。事實上,我也做著同樣的思考。我發(fā)現我更愛自己的父母、更愛自己的祖國了。中國在各個方面的發(fā)展舉世矚目,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中國的文字、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送給外國朋友的剪紙讓他們感嘆不已,我為他們寫的詩他們已留作紀念,我給他們上中文課,現在他們還會和我學中國話。我還發(fā)現了我自身真正的需要,我要回國和父母、親人、朋友生活在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fā)芽,創(chuàng)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他方面,比如口語的提高是顯著的,專業(yè)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在瑞典留下了我的生活、留下很多美麗的回憶;我擁有了更多的知識財富、擁有了更多的友誼。豐富的閱歷和開闊的視野使我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堅定的期待。我愛瑞典這個國家和瑞典人,我希望未來能做一些推動兩國文化交流的事情,讓瑞典人更了解中國,讓中國人更了解瑞典。
來源:神州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