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國人的觀察
近10年,我周游了幾十個國家。其中很有意思的,是通過游歷的各國的國民,來重新認識中國、學習中國。
最早一次是通過一個法國朋友的眼睛發(fā)現(xiàn)了中國。他的辦公室就在巴黎埃菲爾鐵塔邊上,每天都能遭遇大量的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雖然聽不懂任何的中文和日文,分辨不清楚中國人和日本人的體形與臉型特點,他卻能夠在幾乎一眼之下準確無誤地判斷出,這是一個中國旅行團還是日本旅行團。
他這樣向我描述中國人和日本人的差異:一眼望去,老是在互相大幅度鞠躬的,肯定是日本人,而一直在拉拉扯扯狀的,則是中國人;走到跟前快撞上了都聽不到聲音的,是日本人,而還沒有見到人就已聽到嘈雜喧鬧聲的,一定是中國人了……聽了他生動形象的形容后,我在眾多歐洲的著名游覽處遠遠地觀察過,真的是百試不爽。
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外國人談起關于中國的知識與認識,有時就連我這個中國人都自嘆弗如,真的是有趣又獲益非淺。
在歐洲搭順風車旅行時,幾乎每一個搭載我的人,知道我是中國人之后的第一反應就是驚訝,因為他們從未見過、聽過有搭順風車“流浪”的中國女孩——在他們所有人看來,我只是一個高中生。緊接著,每人必定小心翼翼問我一個問題:“你們中國人真的吃狗肉嗎?”好像在問一個很敏感的、讓人難以啟齒的隱私。這使得我回國后開始關心流浪狗、流浪貓的社會問題。
美國人最關心的事情,永遠是中國的政治問題,而且越是知識分子越關心。那關切的語氣、沉痛的表情,真摯得像個孩子。由于資訊的發(fā)達,他們每一個人似乎對一些政治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但又永遠期待著你告訴他們一些“內幕”。這種時候,惟一能轉移注意力的話題,就是和他們談“9·11”,用與他們剛才旗鼓相當?shù)谋砬楹驼Z氣,然后很禮貌地表示“要去一下衛(wèi)生間”。這個問題時刻提醒著我,要在美國人面前挺直腰桿,我們除了要發(fā)展經(jīng)濟,還有太多的其他功課要做。
在法國南部旅行時,遭遇了最尷尬離奇的關于中國的討論。那個有著紅撲撲臉蛋的法國農民店主兼廚師兼跑堂,知道我是中國人后,居然端了一杯紅酒過來請我喝,要和我探討一下中國的“三農問題”!
長期生活在都市中的我,連這個“三農”是什么也說不清楚,只能趕緊羞愧地表示歉意,之后還一再表示,回國后一定好好學習研究這個“對于中國來說相當重要的‘三農問題’”。
最后,我還用了一句中國俗語來表達我當時的心情:“真恨不得拿塊豆腐一頭撞死算了!”想不到他不但聽懂了,居然還幽了我一默:“可千萬不要,浪費了那塊豆腐,我留著還可以用來做麻婆豆腐呢!”